栽培技术小课堂

日前,省农业厅权威发布了年江西粮油绿色高效主推技术,共18个!今天,小编就先带大家来学习“水旱轮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水旱轮作优质高效

栽培技术

示范推广“马铃薯+中稻”、“早春毛豆+晚稻”、“早春花生+晚稻”、“烤烟+晚稻”、“早稻+秋豌豆”、“油菜+旱地花生”等优质高效水旱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周年温、光、水资源,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实现周年高产高效。

马铃薯+中稻适宜区域:

全省一季稻种植区。

早春毛豆+晚稻适宜区域:

全省双季稻种植区。

早春花生+晚稻适宜区域:

赣南地区。

烤烟+晚稻适宜区域:

赣中南地区。

早稻+秋碗豆适宜区域:

全省双季稻种植区。

油菜+旱地花生适宜区域:

全省丘陵旱地。

技术

目标

采用马铃薯+中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亩产1.5吨,水稻亩产公斤,亩综合效益元左右。

采用毛豆+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毛豆鲜荚亩产公斤,晚稻亩产公斤,亩综合效益元左右。

采用早春花生+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花生亩产公斤,晚稻亩产公斤,亩综合效益元左右。

采用烤烟+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烟叶亩产公斤,晚稻亩产公斤,亩综合效益元左右。

采用早稻+秋豌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早稻亩产公斤,秋豌豆鲜荚亩产公斤,亩综合效益元左右。

采用油菜+旱地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油菜亩产公斤,花生亩产公斤,亩综合效益元左右。

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以上技术目标呢?

技术要点

1~6

(一)马铃薯+中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冬播马铃薯首先应选抗逆性强,特别是较耐高温,同时休眠期短、结薯早的早熟或特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5号、兴佳2号、中薯10号、中薯11号等,可在出苗后70天左右采收。

(2)地块选择。马铃薯是地下块茎,需选择耕层较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

(3)整地施肥。种植前将土耙碎整平,翻耕晒田,再开深沟起高畦作垄。结合做垄在垄心埋入基肥,每亩施堆熟的土杂肥公斤、三元复合肥(15-15-15)3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单垄双行,-厘米一垄(包沟),垄上开两条播种沟,株距20厘米左右;单垄单行,垄距60-75厘米,垄上开一条播种沟,株距20厘米左右。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选用脱毒种薯,12月中旬至1月初播种,密度一般亩播4-0穴。播种盖土后及时喷洒乙草胺等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

(5)大田管理。齐苗后及时追肥、中耕、除草、培土。旺长田在马铃薯初花和盛花期分别用50毫克/公斤多效唑溶液和0.3%磷酸二氢钾溶液兑水喷雾(后者可每周一次,连用2-3次),提高植株后期抗寒能力。同时在马铃薯全生育期要注意防治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和晚疫病等病虫害。

(6)适时收获。4月中下旬待植株叶片开始枯黄时可收获。

2.中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稳产和抗性好的中迟熟品种。可供选择的籼稻品种有:黄华占、五优航等,籼粳杂交稻品种有:甬优、甬优、甬优9号、甬优15等。

(2)浸种消毒。播种前选择晴天均匀摊薄晾晒1-2天,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晒种注意避免直接将种子暴晒在水泥场上,以免高温灼伤。晒种后先用清水选种,间歇浸种24小时,然后用咪酰胺等药剂间歇浸种消毒12小时以上,防止种传病害。浸种时注意浸露结合,既保证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又有充足的氧气供应。籼粳杂交稻浸种有别于籼稻,宜保障间歇浸种36小时以上。

(3)合理用种,培育壮秧。采用湿润育秧、塑盘抛秧或机插秧等方式,中、小苗移(抛)栽。一般迟熟籼稻品种于5月上旬播种,中迟熟籼稻品种和籼粳杂交稻品种于5月中下旬播种。每亩大田常规稻用种量为2.5-3公斤,杂交稻为1.0-1.25公斤。

如采用抛栽方式,根据秧龄大小选择适宜规格的钵体软盘,宜选择孔的钵体软盘。播前种子采用壮秧剂、旱育保姆等育秧制剂或采用浸种灵、烯效唑浸种以培育壮秧,但籼粳杂交稻化控剂用量较杂交籼稻应适当调减。浸种后置于透气性良好的器具中适温催芽至破胸露白待播。机插秧育秧方式请参考《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抛秧请参考《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增效技术》。

(4)适当稀植、优化群体。播种后15-18天内趁阴天或晴天抛栽或机插,抛(栽)秧叶龄3-4叶。湿润育秧秧龄可长些(一般25天左右),但也要尽早移栽。移栽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和秧龄大小进行调整,一般亩抛栽1.3-1.5万蔸,抛孔40-50片;机插用9寸硬(软)盘20-25张。

(5)精确施肥、合理运筹。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产量水平来确定,在肥力中上的田块,籼稻亩施纯氮12-14公斤,籼粳杂交稻亩施纯氮16-18公斤,施肥比例为基蘖穗肥比4:3:3。

磷、钾肥用量按高产栽培N:P2O5:K2O=1:0.3-0.5:0.8-1折纯量确定,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钾肥分基肥和穗肥2次施用,各占50%。

(6)科学管水、养根保叶护鞘。水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移(抛)栽期浅水插秧,栽后3-5天排水露田促根系生长。分蘖期以薄露灌溉为主,并多次露田促蘖促根。当田间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根系深扎。拔节期至抽穗期建立浅水层,确保“有水抽穗扬花”。相比籼稻,籼粳杂交稻灌浆结实期长,后期应保持田间湿润,实行“干干湿湿壮籽”,养根保叶护鞘、提高稻株抗倒性,切勿断水过早,确保穗基部籽粒充分完熟。

(7)综合防治病虫害。秧田期重点防治恶苗病(采用咪酰胺浸种)、稻蓟马、稻飞虱等,栽插前打好超级“送嫁药”。本田前期主防基腐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中后期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穗颈瘟等。因籼粳杂交稻穗型大、着粒密,始齐穗时间较长,尤其要重视稻曲病防控,重点把握破口抽穗前7-10天或10-12天(判断指标:主茎剑叶和倒二叶叶枕平齐时)及破口前3天两次关口,选用氟环唑、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脂·戊唑醇、噻呋酰胺、井冈霉素等药剂,用足水量(30-45公斤)、喷透全株,科学防治、确保防效。

(8)适时收获。当水稻95%以上谷粒黄熟时进行机械收割,切忌断水和收获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品质。

(二)早春毛豆+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早春毛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大田整地。2月底排干田间积水,3月上旬选择晴天用机械进行大田翻耕、开沟作畦,畦宽1.2米、沟宽0.3米、沟深0.3米。

(2)品种选择。宜选择早熟品种,生育期在55-75天,如早毛豆1号、早毛豆2号、台湾75毛豆等。

(3)适时播种。种子选晴天晒1-2天,以杀死种子表面部分病原菌,增强种子通透性,提高种子活力。播种时间宜在3月中下旬或4月上旬,大田亩种量6公斤,播种方法采用打穴点播方式。行株距0.2-0.3米×0.4米,每穴3粒,亩栽0-10株。播种时应依据天气情况选用盖种材料,晴天播种可用本土盖种,雨天播种选用锯屑拌钙镁磷肥盖种,以达到一次齐苗,避免间苗、匀苗、补苗。

(4)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腐熟堆肥-2公斤,草木灰-公斤。在生长期间可视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可施10%的人粪尿1次。开花前如生长不良,再施10-20%的人粪尿1次,草木灰50-75公斤,以促进豆荚饱满。钾肥不足,容易发生黄叶病,可施用草木灰进行防治。防治时用草木灰盖种,也可在露水未干时向毛豆植株上撒草木灰,一般连撒4次,大约7-8天叶渐转青,每次每亩撒灰50公斤。

(5)水分管理。毛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播种时水分要充足(土壤湿度在20-40%),发芽快,出苗整齐;幼苗期水分少,有利于根系下扎,培育壮苗;中后期要掌握“干花湿荚”的原则,开花期保持土壤干爽,结荚期需水量大,要保证其水分供应。

(6)摘心打顶。摘心可以抑制生长,防止徒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试验证明,摘心可提高5-10%的产量,提早成熟3-6天。有限生长类型品种,一般在初花期摘心,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则应在盛花期后摘心。

(7)中耕除草。毛豆封垄之前要中耕除草、培土。对生长势弱的苗,可在培土前增施已沤制的堆肥。

(8)病虫害防治。毛豆的主要害虫有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等。豆荚螟在毛豆开花结荚期灌水1-2次,可杀死入土化蛹幼虫。大豆食心虫幼虫卷叶、入荚前可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除虫菊、印楝素喷雾防治。毛豆的病害主要是锈病,防治首先选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其次实行轮作,避免重茬,最后在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倍液进行喷雾预防。

(9)收获运输。毛豆多用于鲜食,为保证鲜嫩,采收要及时,开花后30-35天为理想采收期,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采收。加工用产品八成熟时采收。

2.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晚稻选用高产、优质的中迟熟籼稻品种或广适性、优质的籼粳杂交稻品种。采用移(抛)栽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增效技术》,采用机插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机插稻生产技术》,籼粳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请参考《早籼晚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三)春花生+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春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选种。花生选用仲恺花1号、粤油7号、粤油13等优质高产花生品种。

(2)施用基肥。播种前5-7天,亩用尿素8-1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氯化钾6-8公斤,或用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公斤在翻耕前全田撒施,并耙平。

(3)播种。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始播种,至4月中旬(春分到清明前后)播完。亩备种量15-18公斤或种仁量9-11公斤,播种密度为每亩1.4万穴以上。采取开沟浅播、适行距、单粒精播的播种方式。每穴播1粒精选种子,统一行距33厘米,株距8-12厘米。

(4)田间管理。做到早查苗、早补苗;根据长势及时进行追肥。花生齐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时,用小锄在花生幼苗周围将土向四周扒开,使2片子叶和第一对侧枝露出土面,以利于第一、第二对侧枝早发、快发、健壮发育,实现多花、多针、多果、高产的目的。

加强蓟马、蚜虫、蛴螬及青枯病、叶斑病、锈病、根腐病等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为蚜虫、蛴螬、斜纹夜蛾、卷叶虫、红黄蜘蛛、叶蝉等,可用辛硫磷、吡虫啉、甲维盐等进行防治。主要病害青枯病、叶斑病、锈病、根腐病、茎腐病、疮痂病、白绢病等,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爱苗、阿米妙收等进行防治。

(5)适时收获。花生植株下部叶片呈现枯黄叶或掉叶时,地下结成的荚果70%果壳坚硬时即可收获。

2.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晚稻宜采用早熟品种,7月上中旬播种,7月底8月初栽插。因上茬种植花生,土壤较肥沃,因此晚稻应适当减少施肥。采用移(抛)栽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增效技术》,采用机插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机插稻生产技术》。

(四)烤烟+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烟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烤烟一般选用云烟87和K。

(2)培育壮苗。采取塑盘湿润保温育苗技术,在育苗棚内培育壮苗,播种时间为12月10-15日,从出苗至移栽苗龄控制在60-65天。壮苗标准:单株叶片5-6片,叶宽较大,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根白、侧根多,茎杆柔韧性好。

(3)整地施肥起垄。晚稻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田间和埂坎杂草,排出田间积水,确保植烟田块干爽。在植烟田块宜耕时,选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圆盘犁或三铧犁进行翻耕,深度不低于15厘米、见到犁底层。深翻时间应在12月20日前完成。之后晒垡,时间尽量确保20天以上。翻耕后及时开好腰沟、围沟以利田块爽水。整地后抓住有利天气及时起垄,起垄高度不低于35厘米,垄面宽度不低于80厘米,垄距厘米,垄面龟背形,行距均衡,做到高垄单行、垄直沟平、土粒土碎、垄面平整,垄体饱满。起垄后初步开好腰沟、围沟、垄沟,做到“三沟”配套。一般腰沟比垄沟深15厘米以上,围沟要比腰深20厘米以上,形成子母沟,做到沟沟相通,达到旱能灌、涝能排、雨停不积水的效果。

起垄前合理施肥,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N:P2O5:K2O比例控制在1:(0.8-1.0):(2.8-3.2),亩用枯饼有机肥40公斤、贝斯特有机无机活性肥75公斤、烟草专用复合肥15公斤、钙镁磷肥10-17.5公斤、硝酸钾14-45公斤、硫酸钾17.5-25公斤、硫酸镁7.5公斤和硼砂1公斤。枯饼有机肥、贝斯特有机无机活性肥和钙镁磷肥、硫酸镁、硼砂等全部用作基肥,烟草专用复合肥(除5公斤用于营养土配置外)、硝酸钾、硫酸钾及钼肥用作追肥。

(4)适时移栽。3月上旬末至中旬初,苗龄一般6-7叶1心时进行井窖式深栽,做到%带营养土移栽。移栽后及时顺井壁淋施定根肥(药)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

(5)大田田间管理。a.追施提苗肥。烟苗活棵后浇水施肥,同时施药防地下害虫,栽后7天左右进行,亩用0.5%硝酸钾复合肥溶液公斤+0.05%甲氰菊酯溶液淋施,提苗防地老虎。b.小培土。移栽后20天左右进行,将烟苗穴周围泥土捻碎覆盖茎秆。此措施有利于烟苗侧根发生,增强吸水吸肥能力。小培土后进行第二次根外追肥。一般亩浇施0.5%硫酸钾复合肥溶液公斤。c.大培土。一般在烟叶长至10-11叶左右进行,措施是将垄沟内肥土通过起垄机覆盖至烟株茎杆周围,进一步促进烟叶侧根生长。大培土后进行第三次根外追肥,每亩用0.8-1%硫酸钾复合肥溶液斤淋施。

(6)病虫害防治。加强蚜虫、地下害虫及炭疽病、猝倒病、黑腐病、黑胫病、青枯病等病虫害防治。

(7)适时采收。合理把握采收时间,做到下部叶要适熟采收、中部叶要成熟采收、上部叶要充分成熟采收。

2.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晚稻宜采用早中熟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籼稻品种或甬优、甬优等籼粳杂交稻品种,7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栽插。因上茬种植烟草,土壤较肥沃,因此晚稻应适当减少施肥。采用移(抛)栽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增效技术》,采用机插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机插稻生产技术》,籼粳杂交稻栽培技术请参考《早籼晚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五)早稻+秋碗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早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早稻宜选用中熟、迟熟品种,如江早、陵两优等。3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移(抛)栽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增效技术》,采用机插种植方式栽培技术请参考《双季机插稻生产技术》。

2.秋豌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宜选用早熟品种,如中豌4号等。

(2)播期及用种量。在8月底完成整地,9月15日前完成播种,亩用种量12-15公斤,每亩留足4.5万株苗。

(3)施肥。施肥应以底肥为主,一般亩用三元复合肥(15-15-15)50-60公斤,农家肥0公斤作底肥,初花过后亩用磷酸二氢钾克,尿素0.5公斤,兑水60公斤,喷施1-2次,延长花期,提高结实率。

(4)抗旱保全苗。播种期如遇干旱,可在播种前后灌一次跑马水。

(5)病虫害草害防治。①除草。播种前5-7天亩用草甘膦毫升进行除草,播种并开沟覆土后每亩用乙草胺毫升进行芽前除草。②病虫害防治。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褐纹病等,虫害主要有美洲斑潜蝇等,应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和防治意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6)收获。在开花后15天左右即可抢市分批采收。

(六)油菜+旱地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油菜选用品质优、产量较高、抗性较强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如丰油、阳光、赣油杂9等。10月中上旬播种。其余栽培技术请参考《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旱地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选种。选用仲恺花1号、粤油7号、粤油13等优质高产花生品种。

(2)播种。①播种期的确定:油菜收获后抢时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②等高横坡耕作及开沟:土壤耕作时要与坡向垂直进行等高耕作和等高横坡开播种沟,每40厘米的行距开5-10厘米深的播种沟,以减轻雨水对表土的直接冲刷和截留降水,提高土壤含水量。③施用基肥:播种前7-10天,每亩施用0-公斤腐熟优质厩肥或公斤发酵菜籽饼或公斤生物有机肥与尿素10-15公斤、钙镁磷肥50-60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公斤,并同硫酸锌15公斤、硼砂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后,集中施于开好的播种沟内,再覆盖5厘米左右的细土。④播种方法:亩备种量20-22公斤或种仁量12-15公斤,播种密度为每亩1.0-1.2万穴,每穴2粒种仁,播种方式采取开沟浅播,行距33-40厘米,株距15-18厘米,播后盖3-4厘米的薄土,播种后的田面要求平整,无杂草。为防止花生烂种缺苗,在田边地角可按用种量的5%备苗。⑤苗前除草:花生播种盖籽后1-3天,可用50%乙草胺乳油、30%丙草胺乳油、60%丁草胺、33%二甲戊灵乳油或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喷雾防治,喷雾要求将药剂均匀地喷布到整个要除草的地面,不漏,不重复,保证施药质量。花生喷洒除草剂后,短期内不要到田间进行其他作业,以免破坏药层,降低除草效果。

(3)田间管理。①查苗补苗: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如有烂种缺苗现象,要及时用备用的种芽补种或将预备苗带土移栽补苗,对盖种过深,子叶难出土的要及时扒土使子叶外露,保证苗全、苗齐,花生5叶期,再次查苗补苗、移密补稀。②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底肥用量和苗势情况,苗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开花下针时,亩追施氯化钾6-8公斤;结荚鼓粒期每亩用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的过磷酸钙溶液进行叶面喷施,长势弱的加入1%的尿素,以增强其长势。③病虫害防治:花生的锈病、叶斑病、茎腐病可用-0倍托布津或多菌灵药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花生连作发生青枯病的田块,可在花生出苗后20-30天用青枯散菌剂灌根防治。花生蚜虫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进行防治,斜纹夜蛾用5%氟虫腈乳油(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40%毒死蜱、52.5%毒死蜱?氯氰菊醋乳油进行喷雾防治,隔7-10天1次,根据虫情酌情喷药1-3次,由于病虫会对药剂产生耐药性,以上药剂应注意交替使用。

(4)适时收获。花生植株停止生长,上部叶片褪绿,中西部叶片转黄,大多数荚果网纹清晰,果壳硬化、果仁饱满,饱果数占荚果数80%以上时,抢晴收获。稻草覆盖的花生会延长花生叶片的寿命,较常规栽培可适当推迟2-3天,以提高花生的产量。

风险提示

马铃薯+中稻

(1)选地。一般应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同时配足腐熟的有机肥。注意轮作前茬不能是茄科作物(如辣椒、茄子等)。

(2)种薯处理。播前应选取无病伤种薯做种,用多菌灵或2‰高锰酸钾溶液等浸泡种薯消毒30分钟左右。取出晾干后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切,每块有芽眼1-2个,切口贴近芽眼,切后每块半两左右。为防止病源传播,要配两套刀,放入75%酒精中,轮换使用。发现切面有变色的应剔除,切好后用清水冲洗。

(3)整地。种植马铃薯的土壤,要多犁多耙。若时间紧,又遇干旱,可在播前2-3天灌一次水,待土壤湿透胀松后,再翻耕整地做畦。

(4)中稻宜选择耐高温品种,合理确定播种期,将抽穗扬花期安排8月底或9月初为宜,防止抽穗扬花期高温导致结实率下降。

(5)开好丰产沟,留好工作行,以利于清沟排水、晒田控苗,提高群体通透性和质量。

春花生+晚稻

(1)合理化控。花生始花后40-50天,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主茎高度达到30-35厘米、且有徒长倾向时,可及时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壮饱安30克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施药后若生长仍过于旺盛,可隔10天左右再喷施1次,确保植株高度控制在30-40厘米,以控旺防倒,增强抗逆性,提高饱果率。

(2)预防早衰。花生生长中后期植株有早衰现象的,每亩用0.2-0.3%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克兑水40公斤叶面喷施,连喷2次,间隔7-10天;也可喷施其他经过肥料登记的叶面肥料,如芸薹素等。

(3)科学排灌。花生开花下针期是需水量最敏感时期,遇旱应及时浇水,遇涝应及时排水。

(4)科学储藏。收获后要及时摘果、晾晒,防止霉变或黄曲霉毒素污染。晒至脱衣散瓣、咬食成脆响后,再将秕果、黑头果、不完善果剔除,放在干燥、防潮、无鼠害的地方贮藏。同时注意预留种的花生果切勿在水泥坪上暴晒。

烤烟+晚稻

(1)改良土壤。在种烟的过程中容易使土壤遭到破坏,出现一些土壤退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的现象,一般采用石灰粉来对土壤的酸度进行调节,对于一些质地较砂的土壤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来进行土壤的改良。

(2)打顶抑芽。种烟的总体原则是保证顶叶能有效开片,酌情留叶。正常营养水平植株原则于30-50%植株中心花开放时,进行打顶,摘除顶部短于15-20厘米叶片,根据长势留叶每株18-20片。打顶后及时抹侧芽,24小时内施用抑芽剂,时间选择在晴天下午,如施药后2天内遇下雨,应补施一次。打顶时要注意卫生操作,先健株,后病株,在处理有病的植株后,应用消毒水洗手,以避免人为造成病害的传染。

油菜+旱地花生

(1)油菜具体风险提示请参考《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花生具体风险提示请参考《春花生+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下期预告

稻鱼共作绿色生态种养技术

简介

稻田养鱼是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鱼类是稻田的天然除草工,富含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鱼类排泄物又成为优质的稻田肥料。鱼类在觅食过程中,对稻田表土进行翻动,既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又将稻田中大部分虫卵、幼虫吃掉,减轻病虫害发生。稻田养鱼模式可获取稳定的水产品,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控制面源污染,同时保证稻米质量。

来源:省农技推广总站

编辑:何露

一审:孙志攀终审:杜克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