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学小方之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贝母苦参丸 幽闭的空间,烟气弥漫,伴着烟灰弹落,暗红火苗不时闪灭。 “喂?”手机刚振动就被接起,这个低沉嘶哑的声音的主人似乎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里刚进一批货,来看看正不正。” “好嘞!稍等啊师傅,我灸完天枢就过去,最近肚子不···咳咳!”小方声音一下子就活了,随即又呛了起来,夺门而出··· “嚯!好大的味道···我猜你小子又躲洗澡间里艾灸是不是?”师傅看着小方哭笑不得。"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不还怕熏到您么?" “你现在就熏到我了。”师傅一脸嫌弃地坐下,伸手拿出几件样本递过去,“听说你最近在学中药鉴定学,来来来现学现用。”他的眼睛笑眯成一条缝。 “师傅你也太小看人了,看这横切片的放射状纹理,”小方接过,拆开包装,“还有这豆科植物特有的豆腥味,肯定是平时常用的甘···草!呸呸啊啊啊好苦!” “哈哈哈学医不精怪谁,”看着小方皱成苦瓜的脸,师傅笑得更欢了,“这是苦参,甘草相比皮要稍红一点···真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全塞嘴里哈哈哈哈哈呃你好。”笑声戛然而止。 “你好医生,”来人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小方此时通过望诊迅速作出判断:该患因在门口站立少顷,嘻言闹语尽收眼底,刻下尴尬伴无语。于是他脸上微烫,赶紧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搬凳子。 “您好,请坐请上座。”反观师傅倒是恢复得不露痕迹。 “医生你好,”患者也是苦着脸,“是这样,我最近总觉得累···” “嗯嗯,还有吗?”师傅的手搭上他的脉,又指了指舌头。 “腰这里酸,还胀痛···”他把舌头缩回去,看了一眼在旁直灌水的小方,吞吞吐吐。 “大小便正常吗?”师傅似乎明白了什么。 “大便正常。” “小便如何?”师傅心里有数了,用眼神示意但说无妨。小方则在一旁递上了水。 “谢谢,”他润了润喉,缓了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小便黄了点,困难了点,偶尔有点涩痛而已。”他故作轻松。 “嗯了解,多长时间啦?” “大概一星期…不,五天吧。”他打了个哈哈,“欸对了医生,那个,虽然说我这么年轻不至于肾不好…但要不要捎带着帮我补补啊哈哈,咱就当调理调理。” “哎呀你这么年轻,不至于不至于。”师傅也跟着打哈哈,抬头对上他欲言又止的眼神,赶紧再添一句:“不是肾虚不能乱补的,别看网上那些千度啊搜猫之类的。”把脉的三指轻拍患者几下,以安其心,“舌暗淡苔薄黄,脉弦数,”扭头问到:“什么方?” 灌水声,一阵沉默。 “妊娠小便难…”师傅叹了口气,“你不刚刚还吃了一大把么?” “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接完条文,小方不着痕迹地瞟了一眼当事人的络腮胡子,小声嘀咕:“妊娠…呃…”又忍不住想探头去看肚子。 “学经方怎么能把条文读死,”师傅伸手敲他的脑袋,将其视线拉了回来,笑骂道:“怪不得会背不会用,回去给我查一下。” 分析 本案改编自陕西名中医吴一纯医案 (国医论坛;2:15),为降低难度适应低年级学生阅读,稍作修改。) 原案如下: 周某,男,24岁,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5天前拔牙复加劳累后出现恶寒发热,腰痛,尿痛,西医诊为急性肾盂肾炎,经肌注青、链霉素治疗后,寒热消退,他症未除,特请吴老诊治。患者素有累疾,体质较弱。 刻下小便艰涩,灼痛黄赤,腰酸胀痛,纳呆食少,乏力倦怠,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球(+),红血球4~5个/HP。辨证:素体虚弱,湿热结阻,气化不利。 治法:清热利湿,散结开郁。 处方: 当归15g,浙贝母9g,苦参9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11月17日复诊:药后诸症显减,二便畅利,舌苔薄黄,脉弦略数。药已中的,原方再进3剂。 12月12日再诊。诸症消失,舌苔薄白,脉弦细。连续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病告痊愈。 患者体质素弱,湿热余毒方盛。吴老以恢复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为着眼点,处以《金匮要略》当归贝母苦参丸原方作汤剂内服,仅用少量苦参清热利窍逐湿,少量贝母开宣肺气以助气化,散结清热,大量当归和血润燥,亦防苦参苦燥伤阴。小方小药,恰合病机,是获捷效。 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男子加滑石半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金匮要略卷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 《金匮要略心典》:小便难而饮食如故,则病不由中焦出,而又无腹满身重等证,则更非水气不行,知其血虚热郁,而津液涩少也。 当归贝母苦参丸药用于小便不利,但三味药物中,与清利小便有关的,似乎只有苦参一味。《本经》载苦参主“溺有余沥”,可清热燥湿,治小便不利。那当归、贝母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我们知道,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共司水液代谢。若肺气闭阻,肃降失职,气化失司,则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此时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这就是中医有名的提壶揭盖法。 方中的贝母正是用于清肺开郁,开泄肺气,郁解则热散,非淡渗利水也,当归补血润燥,滑肠通便,对血虚肠燥便秘者,颇为恰当。 尤在泾对此有精辟论述:“当归补血,苦参除热,贝母主淋漓邪气,以肺主治节行于膀胱,则邪热之气除,而淋漓愈矣,此兼清水液之源也。” 临床上一切燥热之证,只要有肺气闭郁(症见燥咳、痰少、胸闷)和下焦湿热并存,舌苔黄厚腻者,均可以选用此方加减使用。 但是要注意,苦参性苦寒伤胃,用时还需考虑病人的脾胃是否受得住,如过果遇到脾胃虚寒的人就要慎用了。 郭贞卿经验: 一、治妊娠大小便难(或燥热证有肺气郁兼下焦湿热) 二、治湿热带下,重者合白头翁汤坐浴,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等内服 三、治湿热痢疾,酌加白芍、黄连、积壳、地榆、槟榔等 四、治黄疸常合茵陈蒿汤,加郁金、木香、龙胆,苦参用量随湿热退而减 五、治阴痒、疥疮等,外用内服 永康师兄有话说 当归贝母苦参丸原方为蜜丸,汤剂我一般很少考虑当归贝母苦参丸,因为味道太难喝了(苦参),常以当归芍药散加连翘、桔梗、贝母代之,用来治痘痘效果更有保障。原方治小便不利,我曾经用于一前庭大腺囊肿病人,尿路感染,局部充血压迫尿道,小便疼痛剧烈,用了10g苦参,由于住院部要求,又加了桔梗和连翘,吃了五剂,疗效满意。该方用于治疗疮疡肿痛,脓肿已成,尤其是脓包引起的剧痛(尤其是按之则痛)效果最好,其中当归用于治压迫性疼痛效果是比较好的,像治阴毒身痛如被杖的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常用来治痛经的当归芍药散,贝母、苦参则治脓肿。此方治疗穿掘性毛囊炎也有很好的效果,而治痤疮则一般选当归芍药散加连翘、贝母、白芷,其实也有这条方的意思,粉刺则多用行气如四逆散加桔梗,而且桔梗配枳壳、芍药就是经方的排脓散。(录音整理) 今天的小方 你学会了吗 请继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jj/10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祖传偏方中医治病良方汇集
- 下一篇文章: 中医根治荨麻疹的特效偏方,慢性荨麻疹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