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医

大学堂

吴茱萸

藏在你身边的中药

每到重阳,人们总会想起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带茱萸的习俗从唐代开始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于臂,或置于香囊。古时,人们在重阳时佩戴的茱萸花,指的多是吴茱萸。作为“重阳之花”的吴茱萸,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同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中传诵,那你知道它也是一味中药吗?

中药小知识

1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用甘草汤制过应用。

药性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吴茱萸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本草经疏》: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临床应用

2

寒凝疼痛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每与生姜、人参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时,治寒疝腹痛;与桂枝、当归、川穹等同用时,可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导致的痛经。

胃寒呕吐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能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疗霍乱心腹痛,呕吐不止;配伍黄连时,可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胁痛口苦,呕吐吐酸。

虚寒泄泻

吴茱萸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

现代研究

3

化学成分

吴茱萸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吴茱萸烯、罗勒烯、月桂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还含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精、吴茱萸苦素等。

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吴茱萸甲醇提取物、水煎剂有抗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水煎剂对药物性导致动物胃肠痉挛有对抗作用,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吴茱萸煎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

又是一年重阳时,我们一起读了王维的重阳诗,加深了对吴茱萸这味中药的认识,是不是还算有点收获呢?当然,千万别忘了吴茱萸的药性歌诀哦~

吴萸辛热,

能调疝气,

脐腹寒疼,

酸水能治。

往期推荐

世界保健日

多事之“秋”,请对自己好一点!

猛降10℃!气温将创新低!刚刚,合肥发出紧急预警!

带你看报告|肺功能检查:换气功能之气体分布

中医大学堂

你不能不知道的中药:当归

妇幼小帮手

宝宝烫伤的紧急护理办法

END

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有用,请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点击下方可以留言、投稿

喜欢就送我一朵小红花

??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jj/1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