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小儿秋季过敏性疾病,这篇最贴心
进入秋季,很多孩子易患过敏性疾病,诸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 过敏性疾病主要的表现是咽痒咳嗽哮喘、喷嚏鼻涕不断、皮肤黏膜瘙痒充血、内脏或体表出血、腹泻等。 那么我国传统医学是如何认识这些病症的?带着这个问题,行知堂老王采访了苏全新大夫。 老王:为什么原本美味的食物、芳香对于患者来说却是毒药呢? 苏全新:《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过敏的外因是过敏原,内因则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 秋季是万物收获的季节,植物的花粉、种子、动物生长过程当中的毛发、皮屑等也会随着风飘散,把这些容易过敏的东西带到人身上。 秋季阳气逐渐收敛,人体内部的正气相对不足,不能保卫自己,外邪(过敏原)才趁机侵入,从而发病。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易袭头面部、皮肤等部位,而且变化无定,往往上下窜扰,所以发病部位较广,容易走窜,病情时轻时重,这些都是风邪致病的特性。 风邪袭肺: 表现为咳嗽痰喘、呼吸道水肿; 风邪侵犯鼻腔: 表现为喷嚏不断、鼻塞不通、鼻涕长流; 风邪侵袭咽喉: 表现为咽痒、咽痛; 风邪伤及眼目: 表现为眼睛红肿、充血、羞明畏光、眼泪汪汪; 风邪侵袭皮肤: 则变现为皮肤瘙痒、泛发风疹水疱、充血红肿; 风邪侵袭内脏、伤及血络: 则表现为血尿(镜下血尿或者肉眼血尿)、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内脏出血; 风邪侵袭肠道: 表现为大便溏泄、腹痛腹胀。 老王:秋季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应该注意什么? 苏全新:在饮食上不要吃海鲜、海带、竹笋、鸡等会引起过敏的发物,少吃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可多吃水果、蔬菜、糯米制品、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 生活上要有规律,睡眠充足,经常用冷水洗脸,适当做些运动。这些都可以提高我们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敏体质。 儿童常见病症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过敏性哮喘 症状 过敏性哮喘表现为齁(hou)喘,自汗,怕冷怕风,气短不足以息,动则易喘,劳累后易发哮喘,常易感冒,喉中有轻度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苍白。 病因 中医则认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弱,又受到风邪侵袭所致,因此止喘要采用疏风宣肺、健脾益肾的方法。 食疗:苏叶灵芝茶 苏叶6克、无柄赤灵芝6克 厚朴3克、茯苓10克 冰糖适量 加水煎30分钟,分成2-3次服 适合过敏性哮喘患者服用。苏叶、厚朴合用宣肺、降气,无柄赤芝与茯苓具有扶正化痰的功效。苏叶含有多元酚类物质,而这类物质表现出明显的抗过敏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从而抑制免疫反应。 儿童打喷嚏、流鼻涕 症状 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早晚易发,遇风(寒)即发作,怕冷,易感冒,面色淡白,气短,头昏头重等。 病因 中医认为,其多为肺脾气虚、感受风邪所致。因此,止涕需要用祛风开窍、升举阳气的方法。 食疗:辛夷花煲鸡蛋 辛夷花10个用纱布包紧、 大枣4个、熟鸡蛋2只(去壳) 先用水煮大枣、鸡蛋约10分钟 后下辛夷花,再煲10分钟 喝汤吃鸡蛋 分两天服完 辛夷花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研究表明,辛夷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抗炎作用。可以拮抗过敏介质,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减少过敏物质释放、下调其受体mRNA表达。 禁忌 发热、咳嗽、痰多、便秘患儿不宜食用。 儿童咽痒、咽痛 症状 过敏性咽炎的表现为咽喉肿痛、干咳、咽部瘙痒、发热等。 病因 中医则认为,过敏性咽炎多是由于肺肾阴虚、风邪侵袭所致,治疗需要用滋阴润肺、疏风利咽的方法。 润喉按摩法 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 直接有节奏点压左手无名指尖 坚持每日3次 饭前点压,每次点压10分钟 然后同法按摩右手无名指 可由患儿自行操作 也可由家长操作 中医认为,按摩无名指具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的作用,对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有很好疗效。 儿童皮肤瘙痒 症状 皮肤瘙痒多见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多种过敏性疾病。 病因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大多属于湿热内蕴或阴虚血燥,感受风邪所致。 表现为皮肤起小水疱,破后皮肤会呈现鲜红糜烂,造成组织液渗出,液干后会结黄色的厚痂,日久在皮损边界会呈浅红或暗红斑,皮肤表面粗糙干燥且覆有鳞屑。 因此,止痒需要疏风清热、凉血利湿。 药疗:苦参汤 苦参、马齿苋各30克、生地榆20克 将上3味加水毫升 煮沸20分钟后停火,再加入冰片2克即可 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时,外洗患处 每次15分钟,每天2~4次 适合荨麻疹、湿疹等皮肤过敏瘙痒剧烈患者使用。苦参、马齿苋具有凉血燥湿、清热解毒功效,生地榆凉血化瘀,冰片疏风止痒,诸药合用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还能清除毛细血管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促进皮肤黏膜的修复。 儿童腹泻 症状 过敏性腹泻的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可呈烂便,也可为暴发性水样泻,常带黏液和血。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贫血等。 病因 中医认为,过敏性腹泻是由于肝脾不调、风邪侵袭肠道所致,治疗上需要应用调和肝脾、收敛止泻的方法。 治疗:敷肚脐 取五倍子30克、乌梅10克 将两者研为细末 每次取3-5克,用陈醋2毫升将其调成糊状 洗净肚脐,将药糊填于脐中 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晚临睡前敷上,起床后取下 适合于过敏性腹泻,大便稀溏者。 五倍子和乌梅味酸,入肝经,具有和肝理脾、涩肠止泻的功效,对胃肠道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肚脐皮肤浅薄,具有较强的药物吸收作用,还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脏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肝脏对药物的影响,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 秋天容易引起的小儿过敏性疾病,苏全新医师都为我们一一解答了,你都学会了吗? 文中提到的大都是食疗方和缓解的小窍门,疾病无小事,如果自己不能把握的,还是建议请专业的医师帮忙。 学习一下苏大夫的往期文章: 小儿紫癜原来可以这么治 好孕气,从备孕开始 坐月子的三误区,你中招没? 产后恢复,这三个问题很重要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苏全新医师出诊信息。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jj/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修正修润怎么样有副作用吗效果真的有那
- 下一篇文章: 花红雪莲贴百问百答汇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