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基础方,伤寒核心方
《伤寒杂病论》集外感和杂病之大成,内容博广,初学者难以很快掌握要领,经过对其总结,简明扼要列举如下,是其便于运用掌握。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补充指正。 1、太阳中风表虚证基础方:桂枝汤 2、太阳中风表实证基础方:麻黄汤 3、虚烦证基础方:栀子豉汤 4、邪热壅肺基础方:麻杏石甘汤 5、热利基础方:黄芩汤 6、心阳虚基础方:桂枝甘草汤 7、脾阳虚基础方:理中丸 8、肾阳虚基础方:干姜附子汤 9、肝阳虚基础方:吴茱萸汤 10、肺阳虚基础方:甘草干姜汤 11、阴阳两虚基础方:芍药甘草附子汤 12、心阴阳两虚基础方:炙甘草汤、建中汤 13、肾阴阳两虚的基础方:肾气丸 14、蓄水证基础方:五苓散 15、少腹蓄血证基础方:桃核承气汤 16、寒热错杂痞满证基础方:半夏泻心汤 17、痰气痞证基础方:旋覆代赭汤 18、悬饮证基础方:十枣汤 19、阳明经表里俱热基础方:白虎汤 20、阳明腑实证基础方:承气类方 21、阳明脾约证基础方:麻子仁丸 22、湿热黄疸基础方:茵陈蒿汤 23、阳黄兼表的基础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4、肝胃虚寒上逆基础方:吴茱萸汤 25、少阳病基础方:小柴胡汤 26、太阴病基础方:四逆辈 27、少阴病(寒化)基础方:四逆汤 28、厥阴病基础方:乌梅丸 29、少阳病兼表基础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30、少阳病兼里实基础方:大柴胡汤 31、少阳兼脾胃虚寒基础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32、少阳兼心胆不宁基础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33、热入血室(经期感冒)基础方:小柴胡汤 34、太阴虚症腹痛基础方:桂枝加芍药汤 35、太阴病腹痛(大实痛)基础方:桂枝加大黄汤 36、少阴阴盛格阳基础方:通脉四逆汤 37、少阴阴盛戴阳基础方:白通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 38、少阴阳虚水泛基础方:真武汤 39、阳虚寒湿身痛基础方:附子汤 40、虚寒下痢便脓血基础方:桃花汤 41、少阴阴虚阳亢心中烦、不得卧基础方:黄连阿胶汤 42、少阴阴虚有热,水气不利基础方:猪苓汤 43、少阴兼表基础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44、肝胃气滞基础方:四逆散 45、少阴客热咽痛基础方:桔梗汤 46、少阴客寒咽痛基础方:半夏散及汤 47、血虚寒凝致厥基础方:当归四逆汤 48、厥阴热利基础方:白头翁汤 49、病后腰以下浮肿基础方:牡蛎泽泻汤 50、气阴两伤低热基础方:竹叶石膏汤 51、项背僵痛不适基础方:葛根汤 52、百合病基础方:百合地黄汤 53、热盛伤津口渴基础方:栝楼牡蛎散 54、狐惑病基础方:甘草泻心汤 55、阳毒基础方:升麻鳖甲汤 56、风湿历节病基础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57、寒湿历节基础方:乌头汤方 58、中风痱基础方:小续命汤 59、血痹基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60、阴阳两虚失精证基础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61、阴虚失眠证基础方:酸枣仁汤 62、阴虚火旺,虚烦不寐基础方:黄连阿胶汤 63、心阳虚不寐基础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64、脾虚痞满不寐基础方:半夏泻心汤 65、久病胸闷烦惊之不寐基础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6、水热互结伴失眠基础方:猪苓汤 67、心血不足且脉结代之失眠基础方:炙甘草汤 68、邪去正未复之失眠基础方:竹叶石膏汤 69、脾肾阳虚不寐基础方:干姜附子汤 70、虚劳挟瘀血证基础方:大黄蛰虫丸 71、寒饮郁肺咳嗽上气基础方:射干麻黄汤 72、浊痰壅肺基础方:皂荚丸 73、肺胃阴虚咽喉不利咳喘基础方:麦门冬汤 74、肺痈邪实气闭基础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75、风热水饮内作咳嗽基础方:越脾加半夏汤 76、肺痈脓成基础方:苇茎汤 77、奔豚证属肝郁血虚化热上冲基础方:奔豚汤 78、奔豚证属阳虚感寒基础方:桂枝加桂汤 79、胸痹属胸阳不振,寒饮痰浊阻塞基础方:栝楼薤白白酒汤 80、胸痹属中焦阳虚气虚基础方:人参汤方 81、胸胃腕气滞基础方:橘枳姜汤 82、水饮兼气机不畅基础方:茯苓杏仁甘草汤 83、寒湿痹痛甚基础方:薏仁附子散 84、痰热基础方:小陷胸汤 85、寒(饮)痰基础方:赤丸 86、阴寒痼结基础方:乌头赤石脂丸 87、脾胃虚寒,水湿内停基础方:附子粳米方 88、腹满胀重于积的基础方:厚朴三物汤 89、虚寒性腹满痛基础方:大建中汤 90、寒实内结基础方:大黄附子汤 91、寒疝腹痛基础方:乌头煎 92、肝着基础方:旋复花汤 93、肾着基础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94、痰饮病(脾阳不足,水饮内停)基础方:苓桂术甘汤 95、留饮基础方:甘遂半夏汤 96、支饮眩冒基础方:泽泻汤 97、呕吐基础方:小半夏汤 98、痰饮善后基础方:《外台》茯苓饮 99、下寒上燥的小便不利基础方:栝楼瞿麦丸 、湿热瘀结小便不利基础方:蒲灰散 、郁热伤阴小便不利基础方:猪苓汤 、风水夹热的基础方:越脾汤 、皮水基础方:防己茯苓汤 、气滞脾弱基础方:枳术汤 、虚寒性吐血基础方:柏叶汤 、虚寒性便血基础方:黄土汤 、热盛出血基础方:泻心汤 、胃虚有热呃逆呕吐基础方:橘皮竹茹汤 、肠痈未化脓基础方:大黄牡丹汤 、肠道瘀脓基础方:排脓散 、上部有脓基础方:排脓汤 、阴狐疝气基础方:蜘蛛散 、癥瘕基础方:桂枝茯苓丸 、血虚出血基础方:胶艾汤 、肝脾不调,水血互结腹痛基础方:当归芍药散 、胃虚寒呕逆基础方:干姜人参半夏丸 、血虚熱郁小便不利基础方:当归贝母苦参丸 、气血郁滞腹痛基础方:枳实芍药散 、瘀血内结腹痛基础方:下瘀血汤 、产后中风兼阳虚感冒基础方:竹叶汤 、梅核气基础方:半夏厚朴汤 、脏燥病基础方:甘麦大枣汤 、冲任虚寒兼瘀致崩漏基础方:温经汤 、缓急止痛基础方:芍药甘草汤 伤寒读法: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疹痒起来真难受湿疹用这5种方法,能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