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新叶发黑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蓟马危害 蓟马偏好温暖且干燥的环境,其活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3℃至28℃,湿度则维持在40%至70%。它们主要侵害花朵和幼果,不仅干扰花芽的正常分化,还可能导致畸形果的产生,同时影响坐果率,进而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 花朵受害后,其症状包括花瓣呈现褐色水锈状,萼片背面出现褐色斑点,随着时间推移,整个花器会逐渐变褐并干枯,最终萼片从尖部开始向下呈现褐色坏死。而对于幼果来说,蓟马侵害后,果实表面变得粗糙,果尖部分出现水锈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幼果会逐渐变为黑褐色并停止生长。针对当前蓟马高发的情况,我们提出以下防治建议: 及时清除病体,这是控制蓟马种群数量的关键措施。同时,加强肥水管理,通过淋根或冲施倍液嘉美红利,促进缓苗根系深入土壤,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2、利用蓟马对蓝色的偏好,设置蓝板进行诱杀。在标准棚室内,可悬挂25×30cm的蓝板30块进行诱捕,同时需注意定期更换蓝板,以保证诱杀效果。3、针对危害严重的温室环境,可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推荐使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倍液,或0.5%苦参碱,或0%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倍液,以及25%的噻虫嗪-倍液和22.4%螺虫乙酯倍液。喷雾时需交替使用,每隔7-0天施用一次,连续喷施2-3次。请注意,由于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建议下午时段进行施药,并确保选用持效期长的药剂。同时,使用沾着剂等辅助性药剂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应确保将药物彻底喷洒到花朵和果实上。 此外,草莓生长过程中还可能面临螨虫的危害。其中,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侧多食跗线螨是温室和大棚栽培中的主要害虫。它们以成螨和若螨的形式在草莓叶背进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等活动。受害叶片会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的小斑点,进而导致叶片枯焦脱落、植株矮小和生长缓慢。特别是在温室草莓生长的中后期,红蜘蛛的暴发为害更为严重,受害植株会表现出矮化早衰、叶片红褐色干枯等症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跗线螨的危害及防治难点、为何螨虫防治困难?()螨虫繁殖迅速,许多螨种一年内能繁殖数十代,且产卵量大,因此需要选用能同时杀灭虫卵和成虫的药剂。(2)防治不及时和打药不细致是主要难题。必须仔细检查叶片,留意正面出现的褪绿团状小黄点,一旦发现就要立即用药,而不要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13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僻又惊艳的中药名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