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重点防治疾病湿疹
南方的夏季,天气潮湿,形成了以“湿”和“热”为主的季节性特征。这样的气候非常容易引发各种皮肤病,尤其是湿疹。 一 湿疹临床症状 湿疹会引起皮肤糜烂、干燥、结痂等,会出现水疱、渗液、红斑、小丘疹等表征,严重时会造成患处皮肤色素沉着,难以治愈。特别是手部和脸部长湿疹的患者最为痛苦,因为湿疹引起的症状极大地影响了美观。 一 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 内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 外因: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 一 治疗用药 湿疹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若反复发作,日久耗血伤阴,肤失濡养则生风化燥,而为血虚风燥。急性湿疹一般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多为风热,而慢性湿疹则多属血虚风燥。 一般用药:龙胆泻肝片、湿毒清片、肤痒颗粒、荨麻疹丸、星元佳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抗过敏药+增强免疫力辅助剂 例如:荨麻疹丸+氯雷他定片+天然维生素C 湿热型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风热型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疗方法: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血虚风燥型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疗方法:养血祛风。 中药治疗: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衣、苦参、白鲜皮各10克。水煎服,复渣,每日1剂。 外用药治疗 一般用药:黄皮肤软膏、一扫光药膏、宝宝湿疹膏、肤痒霜、炉甘石洗剂、苦参洗液 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抗过敏药+增强免疫力辅助剂+外用 例如:荨麻疹丸+氯雷他定片+天然维生素C+希定克软膏+苦参洗液 一 预防措施 湿疹有慢性和急性之分,但慢性湿疹多数是从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那么夏季治疗慢性湿疹应该注意什么呢? 1.使用润肤产品 每次洗完澡后,都应涂上润肤乳液,以保留水分,避免水分流失。 2.用温水泡澡 皮肤炎患者用温水洗,这样能减少感染的机会,并有助于软化皮肤,应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 3.提防干燥的空气 干空气使皮肤炎愈加恶化,尤其当冬天室内使用暖气时,使用湿气机,以保持空气的湿润。 4.避免使用止汗剂 止汗剂所含的活性成分会刺激敏感性的皮肤,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应避免使用止汗剂。 5.穿棉质衣服 棉质的衣服比较柔软,避免合成的衣料以及紧身衣物,不但粘身体,而且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 6.避免快速的温度变化 快速的温度变化有可能是造成湿疹的原因。从热乎乎的屋内踏入冰冷的户外,或从冷气房中进入热水浴,都有可能造成皮肤病。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1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妇科疾病联合用药大全收藏版
- 下一篇文章: 止咳绝招治咳嗽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