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药组方消风散主持林晓天
猜猜看,连连看《辨药组方》时间:美东时间周二晚,北京时间周二早规则:1.猜出图片中的中药名称2.将这些中药组成经典中的方剂3.请您对此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宝贵建议4.下期汇总,推出新方药。期待您的参与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辨药之秋毫,组方之经典---辨药组方,与您相约猜猜看,连连看 今天这一期,会有哪些药物呢?组成了哪首经方呢?期待您的参与,期待您的分享。 本期所选方剂和中药均选自NCCAOM考试大纲。 当归 防风 生地 知母 蝉蜕 苦参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木通 胡麻仁 甘草 答案: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木通甘草胡麻仁 《外科正宗》陈实功 在众多的消风散同名方中,明代的医学大家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里的消风散较为有名。 本方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各6g]甘草和木通各五分[各3g]。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 1、功用与主治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养血祛风,清热燥湿。治风湿侵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偏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者。 2、病因与症状风毒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发。 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点】 3、随症加减若风热偏盛而身热、口渴者,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 湿热偏盛,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等以清热利湿; 血分热甚,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加赤芍、丹皮、紫草以清热凉血。 1、以湿疹为例湿疹的典型经过是皮肤局部出现丘疹、红斑、水泡或脓疱,伴随瘙痒;经过搔抓,出现抓痕、皮肤破溃,伴随流血、渗液;继而结痂,痂皮脱落,皮肤粗糙增厚、干燥、脱屑。 全程伴随瘙痒,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从中医病因学角度可以把其全过程的病因概括为风(痒)、热(红斑、脓疱)、血(红斑、流血)、湿(水泡,渗液、缠绵难愈)、燥(皮肤粗糙增厚、干燥、脱屑)。这些病因或者联合、或者单独出现,交替反复,构成疾病的不同时期。 对此,中医处方法可以给出对应的治法,即疏风祛风、清热凉血、祛湿、润燥。陈实功创立的消风散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兼清表热;配伍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配伍生地清热凉血;苍术芳香化湿,苦参清热燥湿止痒,木通清热利湿;当归、胡麻仁养血润燥。 本方全面考虑到一般瘙痒类的皮肤病的自然进程和演变规律,针对各个环节设计了治法,选取行之有效的药物,故而收效优良。本方的多种治法没有相害之处,故可以一方同纳,可以运用于湿疹的多个时期。即使是祛湿和润燥这一对治法表面看来相反,但环节完全不同,润燥是通过养血实现的,而养血是可以祛风止痒的。即使如此,临床运用的时候加以变通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方一出,大受欢迎,风头盖过《和剂局方》、《普济方》等方书中收录的大量的消风散。从《和剂局方》的消风散后,众多的消风散皆以其为蓝本,将疏风止痒法加以发挥,并无创新之处。其制方的理论源泉直接来自于内经“风邪客于肌中”这一关于“痒”的成因的基本理论。 但陈实功没有囿于这种学说。陈实功是可以与华佗比肩的大医学家,尤其长于外科,实践和理论都属一流。在创编此方时,他考虑了风疹、湿疹类疾病的成因的复杂性,组方更为全面、完备。 除上述分析外,本方还考虑到了其他相关因素。首先从病位和脏腑的关系来看,发生部位在皮肤,与五脏相关的就是肺,所以中医的皮肤病多从肺治;内经又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而与心也有关,因为心主血,有“血虚生风”之说,有“养血熄风”、“血行风自灭”之说;心属火,火能生风,因此清心热也是主要的治法选项之一。 其次从病因和方剂的立法用药来看,风、热、血、湿、燥,虚实皆有涉及,但其中风是主要的。因为在本类疾病中,最为突出、同时也是贯穿始终的症状是“痒”,恰恰《内经》认为“痒”属于风,所以疏风熄风之法几乎成为止痒的首选治法。 本方考虑和运用了疏散祛风、养血熄风、祛风胜湿等多种祛风法,因此既可以运用于实证,又可运用于虚证。通过对本方制方原理的分析来看,足可见创制者之良苦用心,而皮肤科的中医理论及其运用,也远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简单。 2、文献记载《外科正宗》卷四:消风散 :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养血祛风,清热燥湿。治风湿侵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偏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者。 用水毫升,煎至毫升,空腹时服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风散 :荆芥穗、甘草(炒)、川芎、羌活、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二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半两。炮制上为细末。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运欲倒,痰逆恶心。 :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身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温酒调下亦得,可并服之。小儿虚风,目涩昏困,及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半钱,并不计时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消风散:荆芥穗甘草(炒)芎藭羌活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60克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祛风活血,理气化湿。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 :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 《儒门事亲》卷十二:消风散 :川芎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白僵蚕蝉壳各30克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制)各30克。 :祛风化痰。治风痰风厥,涎潮不利,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留饮飧泄,痰实呕逆,旋晕,口歪搐搦,僵仆目眩,小儿惊悸狂妄,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偏正头痛。 :每服6克,茶清调下。 《医宗必读》卷六:消风散 :苍术麻黄荆芥白芷陈皮各3克甘草1.5克 :发汗解表。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声重。 :用水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1茎,煎至毫升服 现代研究反复证实本方有广泛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十分复杂,包括降低白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抑制IV型超敏反应及肥大细胞脱颗粒,达到抗变态反应的目的;并能通过多种途径减少白三烯的产生,以缓解迟发相变态反应。 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以及多种过敏相关的皮炎(如虫咬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风湿病患者。 [旗山医话(二) 李灿东老师临证案例精选小儿湿疹案: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不用开又便宜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xw/2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足癣的有效治疗方法中药外用浸泡涂擦
- 下一篇文章: 颜膜她秘密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