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试卷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题,每小题2分,共分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中药学约占13%,方剂学约占13%,共约78分。

本节笔记对照考纲内容:

6.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注意:备考笔记中有关中药及药性的相关内容,仅供学术探讨与备考复习,中药并非无毒副作用,合理运用中医处方要遵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这个前提,请不要自行验药,一切要遵医嘱。

(一)龙胆

1、药性:

性寒,味苦。归肝经、胆经。

2、功效:

清肝火、除湿热、健胃。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3、主治病证: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4、常用配伍:

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龙胆、茵陈各12克,郁金、黄柏各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治卒然尿血,茎中痛:龙胆一把,水煎服。(《本草汇言》)

治小儿夜间通身多汗:龙胆不拘多少,或加防风,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幼科类萃》通神丸)

治高血压:龙胆9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捣敷。

6、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及阳虚无火者禁服。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药材龙胆与坚龙胆性状特征的区别是()

A.块茎呈圆柱形

B.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显著的横皱纹

C.质坚实,不易折断

D.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E.气微,味甘

来源:《中药鉴定学》答案:BD

(二)苦参

1、药性:

味苦,性寒。

2、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3、主治病证: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4、常用配伍:

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下。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千金方》)

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苦参一两,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饮之好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外台秘要》)

中恶心痛: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后方》)

5、用法用量:

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6、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三)白鲜皮

1、药性:

苦,寒。

2、功效: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3、主治病证:

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

4、常用配伍:

与苦参等常用,治湿热疮痒。

与薄荷等同用,治掺风,丹毒,隐疹瘙痒等症。

与茵陈等同用,治湿热黄疸。

与苍术、牛膝等同用,治风湿性关节炎。

与生地、赤芍、当归、蝉蜕等同用,以养血祛风清热

5、用法用量:

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

6、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厚朴产地加工需要“发汗”,主要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按照结构分类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

白鲜皮呈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桑白皮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来源:《中药炮制学》

(四)金银花

1、药性:

性甘、寒。

2、功效:

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3、主治病证: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4、常用配伍:

治太阴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但发热而不恶寒,且口渴者,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治太阴暑温,汗后余邪未尽,头感微胀,视物不清,鲜荷叶边二钱,鲜银花二钱,西瓜翠衣二钱,鲜扁豆花一枝,丝瓜皮二钱,鲜竹叶心二钱。上药用水二杯,煮取一杯,一日二次分服。(《温病条辨》清络饮)

治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金银花四两,甘草一两(炒)。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卫生宝鉴》)

治疮疡痛甚,色紫变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顿服。(《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

5、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6、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者慎服。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4种区别

(1)形态不同:金银花是一种开的花比较大的花卉,而山银花相较金银花的花朵来说就要小的多了,金银花的花心比比较丰满,山银花的色泽是深绿色还偏点紫色的,金银花是白色里面带有淡淡的绿色。

(2)气味不同:金银花和山银花很好区别的一点就是,山银花的花香比较深沉,香味比较浓厚一些的,在它开花时香味散发比金银花范围要大得多,而金银花的香味是清淡一些的,闻起来有清人心脾的感觉,让人闻了还想闻。

(3)花心不同:金银花的花心是比山银花的花心要大一些的,但是金银花的花心触摸的感觉就是像摸小动物的毛发一样比较舒服,而山银花的花心由于它上面纤维物质比较少,就相较于金银花来说它的花心摸的感觉就坚硬许多了。

(4)功效不同:金银花是一种比较偏寒性的花卉,对于一般的头疼脑热病症,以及祛除人体内长时间积累的毒素有很好的功效,山银花它的性质是具有凉性的,它的功效恰恰和金银花背道而驰了,所以在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别里,它们这点的区别是最明显的。

山银花2个的功效

(1)祛除热毒

山银花能够缓解大便干结,排便不畅的情况,对于一些由于体内热气造成的感冒、热气掩埋无法输出形成的热毒都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由于热气太盛引起的牙痛用山银花缓解效力非常好。

(2)消除炎症

山银花的另外功效就是对于一些脑部的不适病症,比如说是脑膜炎有很好的阻碍它发生的效力,而且对于其它炎症都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效力,只要适量喝点山银花茶身体里的各器官发炎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金银花的2个功效

(1)阻挡外热

金银花性质是偏寒的,它能够治疗因为外界热源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能对于外界的风热起到很好的预防它入侵的作用,然后再经过它在体内的效力,将外热引起的病症进行瓦解消散。

(2)清热解毒

金银花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一些嗓子疼,发肿到无法好好说话的人,喝金银花就有很好的舒缓作用,会感觉这样的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它还能经过在体内的循环效力,将深埋在人体内的毒素有很好的消除功效。

来源:植物之家(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