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来源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

相关名

鸦胆、老鸦胆、鸦蛋子、丫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苦参子、苦榛子。

图片

性味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燥,并有小毒,主入大肠,兼入肝经。内服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善治热毒血痢、休息痢及疟疾。外用腐蚀赘疣,治鸡眼、赘疣。

功效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主治病证

(1)热毒血痢,休息痢。

(2)疟疾。

(3)赘疣,鸡眼(外用)。

用法用量

内服:每次10-15粒(治疟疾)或10-30粒(治痢),或0.5-2g,每日3次。味极苦,不宜入煎剂,应去壳取仁,装入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吞服。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鸦胆子油局部涂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能刺激胃肠道、损害肝肾,故宜中病即止,不可多用久服;孕妇、婴幼儿慎用,脾胃虚弱、胃肠出血、肝肾病患者忌服。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