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776.html

刺猬(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本品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猬’为象形字,其头足似鼠,遍身有刺,药用其皮”,故名“刺猬皮”。春秋捕捉,杀死剥皮,刺毛向内,除去油脂,阴干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蝟[wèi]皮)味苦,平。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生川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猬皮)俗名刺猬。性味苦平,烧灰,治反胃吐逆,五痔泻血肠风。猬肉:甘平,理胃气,治反胃,均烧灰用。猬脂:滴耳治聋。猬胆:点痘后风眼。”

刺猬皮(摄于湖南长沙百草堂)

NO.2.1功效主治

刺猬皮,苦、涩,平,归胃、大肠、肾经。主要功效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固精缩尿。

1

化瘀止痛:本品有刺,入胃经,可化瘀止痛,适于瘀阻胃脘之胃脘疼痛、反胃、呕恶等病证。

2

收敛止血:本品苦涩性平,入大肠经,既可化瘀,又可收敛止血,适于便血、肠风下血、痔漏出血、脱肛等病证。

3

固精缩尿:本品苦涩,入肾经,可固精缩尿,适于肾气不固之遗精、遗尿等病证。

用法:3~10g,煎服;1.5~3g,研末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刺猬皮含大量微量元素,其中以K、Na、Ca的含量最高,Mg、Fe、Zn、Cu次之,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炎、生肌等功效,尤其对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上皮的形成与再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李冬,曲晓波,李娜,胡丽娜,林喆.动物药整理研究——刺猬皮[J].吉林中医药,,29(05):-.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