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产技术要点系列之苦参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31/5972056.html 苦参的基原植物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以干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功效。
药用植物苦参是豆科槐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或田野附近,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
一、种子采收及处理 1.种子采集:采种的植株应加强管理,多施磷钾肥,使籽粒饱满。8~9月荚果多形成深褐色时,采收晾干或晒干,脱粒风干,放干燥、通风处贮藏备用。 2.种子处理:为了使种子提早出苗,播前将种子于40~50℃温水中浸泡10~12h,取出稍晾干,待播。 二、选地与整地 苦参为深根系植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为好。选好地后,将地深翻整平,清除在土壤中残留的树根,枯枝、石块及杂草等物,耕前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kg、磷酸二氢钾75kg、尿素kg,深翻20~50cm,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作成宽cm的高畦,畦沟宽30cm,沟深20cm,长度应根据地势及方便田间管理而定,畦面呈瓦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待播。 三、种植方式 苦参种植一般采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三种生产方式。 1.种子繁殖 ①播种期:生产上以春播为主,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 ②播种方法:为了使种子提早出苗,播前将种子于40~50℃温水中浸泡10~12h,取出稍晾干,待播。播种方法以穴播为主,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0~60cm,株距30~40cm开穴,穴深4~5cm,每穴播种子4~5粒,用细肥土拌草木灰覆盖,厚1.5~2.0cm,15~20天后出苗。待苗高6~10cm时定苗,每穴留壮苗2~3株。 2.育苗移栽 苦参幼苗纤细,刚出土幼苗茎秆直径仅有0.08~0.1cm,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而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大棚、露地育苗均可)较简便易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浇1次水,待水渗下去后播种,然后按株距4×4cm的规格开穴点播,穴深4~5cm,每穴播1~2粒处理后的种子,覆细土1.5~2.0cm,播后用地膜或杂草覆盖以保温保湿,当有6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揭去薄膜及覆盖物。大棚育苗于冬末育苗,春末移栽;露地育苗,晚春育苗,秋末移栽。起苗时要边起苗边放入纸箱或瓷盆中,放一层苗,压一层湿土,保持种根潮湿不风干,地上茎叶不受损,缩短移栽缓苗期。春秋两季移栽成活率高。露地苗地上茎叶枯黄后起苗移栽,移栽时间以大地封冻前半个月为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0~60cm开横沟或直沟条栽,沟深可根据幼苗情况而定,将苦参幼苗放入沟内,芽头向上,株距15~20cm,用开第2沟的沟土覆盖在第1沟的幼苗上,厚度以盖住芦头2~3cm为宜。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在冬季或早春进行,结合采挖,把全株挖起,按芽头上芽和生根情况,用刀切成数株,每株要有根和壮芽2~3个,切面涂抹草木灰,把粗根切下加工入药。定植株行距与育苗移栽基本相同。 四、田间管理 1.间苗补种:种子繁殖的在苗高17~20cm时,进行匀苗,补苗,每穴留壮苗3~4株,如有缺苗应于阴雨天用带土幼苗补栽,促进苗齐苗壮,提高单面积产量。在种源较少的情况下,间出的苗与育苗移栽基本相同。 2.中耕除草:封行前应勤除草、松土,并注意培土防止芦头露出地面。松土宜浅,以防损伤参根,封行后不再松土。 3.施肥: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种子繁殖的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定苗后10~20天进行,每公顷施人畜粪肥00kg,第2次在开花前进行,以粪肥及厩肥为主。土壤贫瘠地区需增加施肥次数。分株繁殖的在发芽后,开花前,枯萎后都要进行中耕和追肥。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4.摘蕾:进入开花期时,除留种植株外,应及时摘除带花蕾的整个花序,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发育。 五、采收加工 1.采收:野生品于秋季挖根,栽培品于栽培3年9~10月采根。在秋后或早春新芽未出土前,将全株挖起,按根的自然生长情况,用刀分割成单根。 2.初加工:去掉茎基、支根,晒干或烘干;也可切片晒干加工成苦参片。 编辑:杨智超 审核:修国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5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妇女黄带中医医案
- 下一篇文章: 产地快讯荆芥蒲公英紫花地丁山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