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来源TMRPublishingGroup 作者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编辑部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黄芩、黄柏、苦参。早在中国东汉时期,这三种草药就被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 它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类型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花青素和双歧黄酮类等。 其主要分布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在芸香科、唇形科、姜科、玄参科、豆科等植物中含量丰富。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研究人员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方面。 黄酮类抗炎活性的药理作用 炎症不仅是一种防御保护反应,而且是多种损伤因子的刺激。其致力于体内外致病因子的防御和消除。然而,持续而强烈的炎症会对人体组织和细胞造成损害。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分泌不同的炎症因子,刺激炎症反应,清除病原体,维持内部环境的平衡。脂多糖刺激原始的.7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系,这是一种常用的炎症型,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对这种刺激具有良好的抵抗力。黄芩素在脂多糖诱导的原始的.7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系模型中上调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iNOS,和COX2mRNA,抑制细胞内NO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最终调节NF-κb途径和雌激素样活性,抑制NO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脂多糖诱导炎症细胞因子产生,从而预防炎症相关疾病。它还可以通过经典和替代方法发挥反补体作用。炎症相关因子通过NK-κb和MAPK信号途径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过程。 黄酮类抗菌活性的药理作用 抗生素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的斗争是无止境的。尽管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由于滥用抗生素而产生的各种耐药细菌,使某些传染病的治疗变得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了天然化学成分黄酮。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与细菌外的可溶性蛋白质结合,破坏微生物膜的稳定性。黄芩苷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附着和穿透细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胞膜表面凹陷,改变渗透性,增加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另一项研究表明,黄芩素能穿透细菌生物膜,促进群体感应调节蛋白TRAR蛋白的水解,干扰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细菌群体感应。黄酮类抗肿瘤活性的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其通过线粒体介导的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癌症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抗增殖,这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两种植物总黄酮提取物,如树李总黄酮、石叶总黄酮和石韦正丁醇提取物,以及单体化合物,如6,7,3-三甲氧基-3,5,4-三羟基黄酮、染料木素和芦丁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有序的死亡过程。细胞凋亡不仅参与调节体内细胞的数量,而且可以清除体内不起作用的细胞、对身体有害的细胞、变异的细胞以及受损后无法存活的细胞。此外,细胞凋亡在机体的发育和稳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三种线粒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内质网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死亡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黄酮类抗氧化活性的药理 作用近年来,肥胖患者中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肥胖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一些学者发现,从淫羊藿中提取的总黄酮能增加大鼠的食欲和运动量,但24个月后大鼠的体重低于未经治疗的大鼠。此外,与年龄有关的代谢物的浓度恢复到年轻动物的水平;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减少;饱和脂肪酸、脱氧胆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增加;它们的皮毛更光滑、更有光泽。这些结果表明,从淫羊藿中提取的总黄酮可能具有潜在的体重控制和抗氧化作用。 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单体成分、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和总黄酮的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肿瘤、减肥、抗菌、抗高血压、保肝、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等。 总之,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主要成分被广泛应用,无论是单体单独给药,单体联合给药,还是总提取物直接给药,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对黄酮类化合物各种活性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疾病的作用机制及其长期效应。这些研究将为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使各种疾病的患者得到缓解。 Citethisarticle: Shao-HuiWang,Yan-LanHu,Tong-XiangLiu,etal.Plantdistributionandpharmacologicalactivityofflavonoids.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4(5):-.doi:10./TMR081 扫码阅读全文 传统医学研究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ISSN-)已被ESCI(中科院分区4区),EMBASE,DOAJ,ScienceOpen,IngentaConnect,GoogleScholar,CAB,CABI,ISC,ICI,ProQuest超星期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Scholar收录。特别欢迎具有明确历史记载、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医学研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6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参最适合夏天使用,帮你祛湿清热除湿疹
- 下一篇文章: 告诫大家痔疮肉球消除的小妙招,面对痔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