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后期管理高产关键技术完全版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924/4262322.html 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抽穗开花,历经灌浆到小麦成熟收获这一段时间,约40天左右,时间虽短,但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小麦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 保护叶片功能 小麦抽穗以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 因此,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它们的绿色功能期,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 延缓根系衰老 小麦拔节期后,次生根的增加率显著下降,根系生长一般持续至抽穗时为止,根系功能可延续到成熟期。 在花后,根系的活力就开始衰退,对肥水的吸收能力下降。通过叶面追肥可有效的延缓根系衰老,使小麦根系具有较长时间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对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有直接的影响。 防治病虫害 小麦生长后期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是吸浆虫、麦蜘蛛、蚜虫等,若未及时防治,对产量影响极大。 小麦后期管理技术 早浇灌浆水 俗话说:“灌浆有墒,籽饱穗方”,充分说明充足的水分对提高小麦千粒重的必要性。 充足的水分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利于贮存在茎叶中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灌浆水可提高籽粒灌浆强度,提高饱满度,增加粒重。 浇灌浆水的的注意事项 灌浆水一般应在孕穗期至灌浆初期选择晴天无风时进行。 ●早浇灌浆水,籽粒尚未灌浆,不易倒伏,小麦扬花后一周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小麦成熟前15天要停止浇水,不宜浇麦黄水。 ●做到无风快浇,有风停浇,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不在温度过高的天气状况下浇水;切忌在风雨天气来临前浇水,以防倒伏。 ●浇水不宜过大,但要使底墒得到补充,保护深层根系不早衰。 及时防治病虫害 主要虫害: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 小麦蚜虫 蚜虫是影响小麦灌浆的最主要的害虫,繁殖很快,多雨时易爆发。 穗期田间百株蚜量达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小麦吸浆虫 吸浆虫是小麦的毁灭性害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引起该虫大发生。 5月上中旬小麦扬花期,吸浆虫进入羽化、产卵,是成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小麦上部有吸浆虫成虫产卵,中下部叶片有麦蚜繁殖,可选用吡虫啉和辛硫磷复配制剂喷雾。 小麦红蜘蛛 麦红蜘蛛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气候干旱时发生较重。 一般来说防治时可与其他病虫害同时进行,打药时复配阿维菌素、达螨灵等杀螨药。 主要病害: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 近日在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方案》中提到预计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概况中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 小麦赤霉病因为危害严重,又被称为小麦癌症。赤霉病一旦发生,小麦就必定会减产,而且还会产生毒素,食用达到一定量,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未及时防治的地块,赤霉病发生率可达90%以上。所以做好前期防控至关重要。 认识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又叫烂麦头、枯白穗,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所谓赤霉,也就是说霉层是红色的。 赤霉病发生的症状表现为发病植株在干燥环境下整穗枯白或者半截穗枯白,穗部腐烂,气候潮湿时,病穗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单个孢子近乎无色,聚到一起呈现粉色粘稠状。这个时候小麦的赤霉病已经很严重了。 病菌都是哪里来的?一是种子传播,爆发过赤霉病的地块不可留种,病菌会在种子中生存,当带病的种子再次播种后,就会继续出现赤霉病。所以选种的时候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自己留种需避开发生赤霉病的地块。 二是田间患病的残株,一些病残体掉落在田间,上面携带病菌,威胁到下一茬小麦生长。所以收获时病株一定要清理干净。 三是路边的杂草,杂草也是赤霉病病菌藏匿的场所,在杂草中越冬、越夏,等到来年小麦播种后,随着风雨进行传播,危害小麦。这就是为什么田间杂草不能留的原因。 爆发条件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是赤霉病最易爆发的时候,那时正值4月,气温回升并且多阴雨天。空气越湿润,小麦赤霉病越容易传播。所以这时排水不畅的麦田、种植过密透光性差的地块,成为了病菌主要的攻击对象。 注意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水肥千万不要过多,适量即可。 最佳防控时间赤霉病属于花期侵染病害,而且靠风雨传播,齐穗-扬花初期预防性用药十分关键,所谓初期是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 因为在小麦开花授粉过程中,花药除了可以让小麦受精外,同时也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孢子萌发提供温床(小麦赤霉病孢子一般只能在凋落的花药上萌发)。 开始喷药最好这个时期只要有效的阻隔小麦赤霉病孢子侵染到花药上就可以了,此时用药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菌侵染到花药上,赤霉病也就得以防治住了。 小麦抽穗后如果天气晴好2-4天就可以扬花,一般麦穗中部先开花,然后是上部,最后是下部,花先是黄色(第1天),而后变成白色(第2-3天),当小麦花变成白色后说明授粉已经完成,随后白花掉落。 过早或过晚用药,防治效果会不理想。抓最佳防治时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 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 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第一次防治后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 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 当然并不是扬花初期喷一次就完事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用药。 如何用药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长江中下游、江淮等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注重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 提倡使用自走式宽幅喷杆喷雾机械、机动弥雾机以及自主飞行的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 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 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上,应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9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CK63元小ZARA39元美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