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曹皇后向女官学习焚香之术,在后宫举行“焚香赛”。《知否知否》中,盛家大院中的三姐妹,修习“焚香之术”,为陶冶情操、静心凝神。

衣需香熏,被需香暖,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这大约是古时的女子与香相处的日常。

“香”似乎有一种魔力,于无形中使她们心旷神怡,于有形中调动她们的灵感,让她们内心得到最真诚的慰藉。

从唐宋时期开始,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熏香息息相关。被熏香浸润过的被子叫做香被、香衾或是兰衾,而枕头则是香枕,日常起居的床帐中也会使用熏香,于是,香帘、香帏、罗幕香、斗帐香,这些漂亮的词藻出现在诗歌中,散发着暗暗的幽香,漂浮在古代床帐重重的帘幕中。

帏中衙香,是女子闺阁中常用的香。与美人有关的衙香,有“杨贵妃帷中衙香”、“花蕊夫人衙香”都属于居室、帐帏中使用的熏香。

“花蕊夫人衙香”其香方在《香乘》中有记载:

沉香三两、栈香三两、檀香一两、乳香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右除脑、麝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磁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作饼爇之。

古人做了专门的熏笼,用来熏衣香。熏笼的材质一般为竹编的弧形圆笼,也有铸铜鎏金彰显皇室气派的熏笼。熏衣之时,将熏笼倒扣在熏炉之上,衣服摊开铺展在熏笼上受香。

香罗、香衣、香襟、香裙、香袂……华丽锦衣熏濡上淡淡香气,行走之处弥漫着甜美的气息,这样的氛围不免让人觉得美好而舒适。

《陈氏香谱》记载过的一种用来熏衣的“蔷薇水”就是用香料调制的:

茅香、零陵香、丁香皮、各一两,白芷、细辛、白檀各半两,茴香一分,右同为粗末,可爇,可佩(剉碎微炒)。

随着女性精神境界的提升、审美情操的多元化,从熏衣到焚香,“香”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女性焚香,讲究精神享受,身体调理,故而香的精神寄托、会客之礼便逐渐淡化,成为女性践行“生活美学”的一种生活方式。

香,因其舒神养颜,从古至今深受美人青睐,芬芳的气息,渗透至心灵深处,令人身心宁和。熏香的美容养生功效在古代就被人所认识。中国古代宫廷医史中有关于各朝历代君王嫔妃用香熏进行养生、养颜的记载,清朝的慈禧太后更是每日必用沉香充分香熏自己的寝宫后,闻香就寝。

中医认为,养颜首先要从调理五脏六腑、调养气血开始,“养于内而美于外”。所以,要想拥有不老的容颜,一辈子都做最美的女人,身体内在调补、滋养必不可少。

以香养颜,利用纯天然药物的芳香气味及治愈能力,气味分子能影响人体嗅觉细胞,经过大脑皮质的振奋,调理全身推陈出新,达到生理和心思功用的相对安稳。

现代女性生活方式,对比古人发生了很多的转变,穿衣饮食、使用空调、作息颠倒、工作忙碌、压力膨胀、运动减少,修身养性的缺陷,造成血气通畅的障碍,体质有偏寒偏阴的倾向。

这种种的原因导致现代女性体质变差,容易生病、气色差、疲劳和产生负面情绪等一些不良身体、生理以及心理反应。

合真药香出品的“调经养颜香”,以嗅闻芳香来,温行气血,辛散疏通。精选多种天然草药,配伍药物,炮制药香,以当归、川芎、高良姜,调经养血、温中暖宫、驱寒止痛;以紫苏叶、月季花,行气化逆、通经活络,起到调经养颜、活血驻颜、焕发容颜的效果。

当归

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有助益。

川芎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的功效。

紫苏叶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下除寒气,补中益气,畅通心经,助益脾胃。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化痰的功效。

高良姜

味辛,性热。归脾、胃经。补肾气,益脾胃,理元气,润皮肤。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

月季花

微有清香气,味淡微苦,以紫红色、半开放的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佳。性味甘、温。归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功效。

成年人的怒气,总是来的猝不及防

香助眠夏日养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