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已过,但在外走动还是会出一身汗。不少顾客发现,手上长了一些透明小水泡,还有点痒,难道这是“热到冒泡”?

非也非也,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汗疱疹。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又名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皮肤过敏性反应。与接触刺激性物品、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长期穿戴防护手套、应激等有关。

发病规律: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重,秋冬开始症状减轻,而后慢慢自愈。

发病部位:通常呈对称性地分布于手掌侧面、脚掌侧面、手指侧面或脚指头的侧面。

水泡形态:针头或米粒般大小,略微凸出皮肤,分布较密集,颜色为黄色或白色,看起来呈“透明”状,摸上去较为坚硬。挑破后有少量黏性液体渗出,但干涸快,随之出现蜕皮症状。

患处体感: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和烧灼感。

病症特点:可自愈,但会在数月间或数年间反复发作。

中医怎么处理

中医认为,汗疱疹与湿气有很大关系。患者素体湿热,或外感风湿,郁于体内。或过食辛辣肥甘,内生湿热。风湿或湿热蕴结于体表,血热外蒸于表,风湿热互结,郁阻于皮内,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发于皮肤而致汗疱疹。

治疗原则:本病以湿邪为主,多选用清热祛湿、止痒收敛的药物。推荐搭配外洗形式,使药物直达病所。

中药外洗方: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地肤子20克、蛇床子20克、明矾10克。

使用方法:加水毫升煮沸,换小火煎至毫升,倒入盆中。待微烫手时泡手足,以浸泡后手足部皮肤浸渍变白而皱缩为度。本方每天1剂,2周为1疗程。

西医怎么处理

1、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及抗增生等作用,但长期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用药推荐: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等

2、抗组胺药

体内组胺的H1受体多分布于毛细血管、支气管、肠道平滑肌。如果H1受体活化,可引起过敏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伴随的瘙痒、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等反应。使用抗组胺药,能帮助患者减轻瘙痒感。

用药推荐:氯雷他定片等。

3、联合用药:外涂药膏+口服药物+洗液浸泡/湿敷

糠酸莫米松凝胶+氯雷他定片+3%硼酸溶液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氯雷他定片+5%明矾溶液

这些注意事项,必不可少

1、减少接触患处或刺激性物品

出现水疱时,尽量不要抓挠或者用针挑破,以免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同时免接触刺激物,如碱性洗衣液、洗发剂或洗手液等,洗后尽快擦干保持手足清洁干爽。

2、及时滋润皮肤

患者局部反复出现干燥、脱皮和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凡士林、尿素或者维生素E乳液等无刺激性润肤乳涂抹患处,滋润皮肤。

3、保持良好心态

汗疱疹反复发作,很难快速根治。药店人在门店患教的过程中,要帮助顾客减轻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汗治愈疱疹。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来源

[1]张美玲,张毅.汗疱疹外治述要[J].河南中医.,33(06):-

[2]冀连梅.对付汗疱疹,需用药+护理双管齐下[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04):18-19

[3]谢春宗,宋业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汗疱疹5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6(19):-

[4]储开宇,汗疱疹反复难愈的手足湿疹[J].中医健康养生.,6(08):74-7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