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小儿常见疾病一川崎病,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给小编留言,小编会根据大家的建议来进行学习。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常见小儿疾病一手足口病

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样的一些症状属于手足口病呢?而我们该怎么去预防或治疗呢?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说一说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阿萨基病毒a11型引起的以手,足部皮肤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季多见,是通过呼吸道而传染的。再给大家科普一点,手足口病感染后只获得感染类型病毒的免疫能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而其他病毒还是会引起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会感染,因此可以说是手足口病都是易感的。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发生时,病儿常以发热起病,我们知道通过前面的几期内容可以知道,发热也有可能引起小儿热性惊厥。也有不发热者,但以低热者居多约点半数。且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多于夏季发生。

1.口腔疱疹见于舌、颊粘膜、硬腭、口唇、咽及扁桃体,约3mm大小,并迅速破溃形成溃疡。

2.皮疹多见于手足远端、手指指间,足跟边缘和甲周,手掌和足跖亦多见,下肢及臀部可呈密集分布的丘疹样皮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疹数目少的仅几个,多的几十个。一般病程较轻而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手足口病的预防或治疗

预防

①应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

②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③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④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治疗

目前此病没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

 ①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②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③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④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头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⑤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⑥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该病一般1~2周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它也不是终身免疫,即以后还可以感染发病。

中医防治手足口病配方

  ★预防方:金银花6g,大青叶6g,绵茵陈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分两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治疗方:对付皮肤疱疹:苦参、野菊花、紫草、地肤子各30g,加水ml,煎至ml,凉至35℃~38℃,泡洗手足臀部10~15分钟。

  对付口咽部疱疹:西瓜霜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

  对付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食疗方: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