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教授男科用药经验
中医男科创始人之一,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教授,学验俱丰,用药独具匠心,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多有发挥。今有幸随师应诊,实感受益良多,兹举男科用药数则,以示其临床技巧。 1仙鹤草益气解毒治阳痿仙鹤草,苦涩寒,入心、肝经,素为凉血收敛止血之品,多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古有“止血之圣药”之美称。而教授将其用于男科则认为有“益气摄血,解毒杀虫”之功。 益气摄血:教授常说,前人之用仙鹤草以收敛止血,皆因其益气而能摄血也,《滇南本草》述其可治“日久赤白血痢”,《百草镜》曰其“治妇女血崩”,杨时泰《本草述勾元》载其为“小便溺血之要药”。而民间以其功著而称为“脱力草”,据云服之令人体力大增,神气顿复。更有清末民初名医丁福宝先生用其治疗自汗、盗汗,无不神效。然细细究之,其“止血”之效,实为“益气”之功,故须识此。据现代药理研究充分证实,仙鹤草有促进血液凝固,收缩血管(特别是周围血管),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故教授临床多用于治疗静脉漏性及静脉引流障碍性阳痿,可谓独具慧眼。 解毒杀虫:《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云:“少阴脉滑而数,阴中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狼牙草”即仙鹤草也。显然仲景所列的脉证与现代湿热下注之阴道滴虫症相符。《药物草》亦云:“狼牙治浮风搔痒,煎汁洗恶疮”,《日华子本草》更有“杀腹脏一切虫”之记载。而教授认为男科病多与“湿热虫毒”有关,如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以及由此而致的阳萎、早泄等病。而仙鹤草具有抗感染、杀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疾病其效更佳,已被多年临床实践所证实。 临床应用:教授常以仙鹤草配黄芪、当归等益气摄血,治疗血管性阳痿;与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茜草、车前草等配伍,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治疗血精、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与苦参、百部等配伍,外洗治疗外阴搔痒、湿疹等。常用量15~20g。 2姜黄下气散结通瘀浊姜黄,苦辛温,归脾、肝经,以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而著称,常用于引药上行,治疗肩周诸患,如古方五痹饮用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教授临证时每取其“清热通淋”之功效以治慢性前列腺诸疾。 教授详曰:早在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就有言:“姜黄得火气多,金气少,故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宜其无毒,阳中阴也,降也,入足太阴,亦入足厥阴,苦能泻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热,诸痈肿,其能事也”。《本草求原》亦载“姜黄,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气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充分说明姜黄不仅可下行清热,还可行气以活血,更有化气行水排浊之效。正如陈藏器所云:“此药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症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姜黄有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积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的作用。 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多属“瘀浊阻滞”为患,前列腺管受炎症刺激,出现充血、水肿,进而纤维变性,致使管腔狭窄,内容物及分泌物排不出或排出不畅为病。诸多药物甚难达其病所,故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而姜黄以卓越的功效,用之于临床每收奇功。 临床应用:临床常以姜黄配当归、苦参、浙贝母等或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同用,以清热解毒,祛瘀排浊,通络散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病。常用量9~12g。 3天花粉清热燥湿排脓毒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脾、胃经,素为“清热生津,止渴”之品,常用于治疗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烦,疮疡肿毒等症。方如栝楼牡蛎汤、栝楼桂枝汤、玉液汤等。而教授用天花粉于男科则认为其有“清热燥湿、消肿排脓”之功。 清热燥湿:教授常说,唐代以前已用天花粉以清热燥湿,如《名医别录》载“可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王剑宾《国药诠证》有云:“栝楼根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本经》主治消渴,以湿阻而渴,故燥湿可以通阻而止渴,湿化为热则身热,未尽之湿留滞胸中则烦满。故清其已化之热、燥其未化之湿,可以除湿热而祛烦满”,充分说明天花粉可清理湿郁化热之证。李东垣对此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谓:“栝楼根燥湿可以除烦,通阻可以止咳,惟须用之于湿已化热之候,如未化热而用之,则必寒滞而气闷也”。教授认为,在男科病中,诸多疾患乃湿浊瘀阻化热为病,必须施以清热燥湿,化浊祛瘀,其为治本之法,而天花粉则为首选药物之一。 消肿排脓:天花粉消肿排脓之效,早为历代医家所认识,如《妇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饮,《证治准绳》天花刮毒散,以及《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等,均以天花粉消肿排脓。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花粉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广谱抗病毒、消炎作用,同时能调节自身免疫,所以教授认为,在男科临床中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不育症等,精液、尿液中有脓细胞者,有化“湿毒瘀虫”之效。 临床应用:天花粉清而寓燥,燥而寓清,可燥其湿,化其热。毋须虑徒伤其津。临床多与姜黄、蒲公英、茯苓、泽泻等药配伍,治疗精液、尿液中带有脓细胞的前列腺疾患及不育等病证。常用量9~15g。 4酸枣仁启阳涩精治遗泄酸枣仁,甘平,归心、肝经,具“宁心安神”之效,众所皆知,多用于治疗心烦不眠、惊悸怔忡等证,如酸枣仁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教授用其于男科则取其“安五脏以启阳,宁心神以涩精”之功。 安五脏以启阳:早在《本经》就有酸枣“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之记载,《本草从新》谓其:“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气定呵,聪耳明目”,而缪希雍更具体地说明“其专补肝胆,又复醒脾……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五脏安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方可充分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则百病由生。而男女交合之事,必须神畅,志定,神安而行之,如若气机不畅,则阳道立痿,故用酸枣仁能治疗肝郁胆虚、惊恐伤肾之阳痿,或性欲亢进之阴茎异常勃起等。 安心神以涩精:酸枣仁具镇静安神之效。如《圣惠方》用“酸枣仁粥治骨蒸心烦不得眠”,《济生方》用酸枣仁“治气血二亏,心脾不足,惊悸失眠,体倦汗出”,《局方》宁志膏用酸枣仁治“心脏亏虚,睡眠不宁,神志不收”,《药徵》用酸枣仁治“胸膈烦躁,不得眠者”等。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具有明显的镇惊、调节中枢神经、抗士的宁作用。教授认为早泄、遗精与副交感神经机能减退、射精所需刺激阈值降低有关。而用酸枣仁可以安神,调节神经中枢,达到涩精之目的。 临床应用:临床常以酸枣仁配茯苓、远志、菖蒲等药,安神定志以治阳痿;配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和解少阳胆气,益气安神,收敛涩精,治疗早泄、遗精等病证。常用量:15~20g。 结语:以上只是总结了教授男科用药经验之一隅,然其学有渊源,圆活以变通,精于思考,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敢于质疑,更能提出新见之治学风范,实为我辈学习之楷模。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杏林学苑。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修炼辅助药功方
- 下一篇文章: 读了此文再也不敢偷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