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种植基础知识
肤奇白斑遮盖液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124/8621314.html 防风有何药用价值? 防风为余形科植物的风Supuskakonssdivaricate(Tums)Schiochk的干燥板,别名关防风、东的风、咏手、甘,性做乱、归膀、肝、牌经、具有祛风解者,胜止痛、止疼等功效,主的感冒头痛,风服疼痛,风疹瘙痒,碳伤风等、此外、防风叶、防风花也可供药用、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东北产的防风为道地药村,素有"关防风"之称。 防风有哪些栽培品种? 防风多以产地划分如下。 (1)关防风又称旁风,品质最好,其外皮灰黄或灰褐(色较深),枝条粗长,质糯肉厚而滋润,断面菊花心明显。多为单枝。尤以产于黑龙江西部为佳,被誉为"红条防风"。 (2)口防风主产于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山西等地,其表面色较浅,呈灰黄白色,条长而细,较少有分枝,顶端毛须较多但环纹少于关防风,质较硬,不及关防风松软滋润。菊花心不及关防风明显。 (3)水防风又名"汜水防风",主产于河南灵宝、卢氏、荥阳一带,陕西南部及甘肃定西、天水等地。其根条较细短,长10~15cm,直径0.3~0.6cm,上粗下细呈圆锥状,环纹少或无,多分支,体轻肉少,带木质。 种植防风如何选地与整地? 防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应选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枕的砂质土壤。黏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由于防风主根粗而长,播和栽植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kg及过磷酸钙50~kg或单施三元复肥80~kg。均匀撒施,施后深耕30cm左右,耕细耙平,作60cm的垄。或做成宽1.2m,高15cm的高畦。春秋整地皆可,但以秋季深翻,春季再浅翻做畦为宜。 防风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1)种子繁殖播种春播和秋播。秋播在上冻前,次春出苗,以秋播出苗早而整齐。春播4月中下旬,播种前将种子放在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即可播种。播种时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5~30cm开沟,均匀播种于沟内,覆土不超过1.5cm,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2kg左右。播后20~25天即可出苗。当苗高5~6cm植株出现第一片真叶时,按株距6~7cm间苗。 (2)插根繁殖在收获时,取直径0.7cm以上的根条,截成5~8cm长的根段,按行距30cm开沟,沟深6~8cm,按株距15cm栽种,栽后覆土3-5cm。每亩用种苗60~75kg。 防风由于出苗时间比较长,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到看土壤的墒情合理适时的进行浇水,切忌大水漫灌。对于板结的地块,在浇水后进行浅锄划,有利于秧苗的顺利出土,从而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苗期还要注意及时除草。 种植防风如何追肥? 为满足防风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生长期间要适时适量进行追肥。一般追肥2次,第1次在6月中下旬,每亩施复合肥50kg,第二次于8月下旬,每亩施复合肥30kg。 防风如何灌水与排水? 防风出苗后至2片真叶前,土壤必须保持湿润状态,3叶以后不遇严重干旱不用灌水,促根下扎。6月中旬至8月下旬,可结合追肥适量灌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除田内积水,否则容易积水烂根。 菜、瓜果、茶叶等绿色生产、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 (1)自粉病 ①病原及症状: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被害叶片两面呈白粉状斑,后期逐渐长出小黑点,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气温16-20℃,相对湿度50%~70%,植株密闭,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或钾肥不足等利于发病。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配方和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补微肥,大力推行生物菌剂、生物菌肥,拮抗有害菌,增强植株抗病和抗逆能力。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 正生物防治:参照"射干锈病"。 科学用药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5%戊唑醇悬浮剂倍液,或40%醚菌酯.乙密酚(25%乙嘧酚+15%醚菌酯)悬浮剂0倍液等喷雾。其他用药和防治方法参照"牛膝白锈病"。使用以上化学药剂与植物诱抗剂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水剂0倍液或6%24﹣表芸·寡糖水剂0倍液混配使用,提质增效、抗逆抗病、促根壮株、安全控害。 (2)斑枯病 ①病原及症状:属半知菌亚门、针壳孢菌。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至近圆形,大小2-5mm,褐色,中央色稍浅,上生黑色小粒点。茎秆染病产生类似的症状,严重时叶片枯死。病菌在病叶或病茎上越冬,翌春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②防治方法 6农业防治:入冬前清洁田园,烧掉病残体,减少菌源。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配方和平衡施肥,增使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控氮肥和补微肥,使用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 科学用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30%醚菌酯0倍液喷雾,药剂应轮换使用,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其他用药和方法参照"地黄斑枯病"。 (3)根腐病 ①病原及症状: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木贼镰刀菌。根腐病主要为害防风根部,被害初期须根发病,病根呈褐色腐烂。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步向茎部发展,维管束被破坏,失去输水功能,导致根际腐烂,叶片萎蔫、变黄枯死,严重影响防风产量和质量。病菌在土壤中和田间病残体上越冬,风雨传播。一般在5月初发病,6~7月进入盛发期。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连续阴雨天气利于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地下害虫和线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撒石灰消毒。 生物防治:预计临发病前或最初期及时用1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倍液灌根,7天喷灌1次,喷灌3次以上。 科学用药防治:预计临发病前或最初期及时用药,可用30%嗯霉灵水剂+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按1:1复配0倍液喷淋或灌根。其他用药和方法参照"地黄根肩病防治"。 (4)黄翅茼香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①为害状:幼虫为害花、叶,在花蕾上结网,咬食花与果实。6~8月发生,被害花往往咬成缺刻和仅剩花梗。在东北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植株根际附近约4cm深土层中作茧越冬。越冬代成虫月中下旬大量出现,8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盛期。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人工捕杀幼虫。 生物防治:产卵盛期或卵孵化盛期Bt生物制剂(含孢子亿/克)倍液喷雾防治,或在低龄幼虫期用0.36%苦参碱水剂倍液,或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1倍液等喷雾。7天喷1次,一般连喷2~3次。 科学用药防治:低龄幼虫以前优先选用5%氟啶脲乳油或25%灭幼脲悬浮剂2倍液,或5%虱螨脲乳油倍液等喷雾防治,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资源和传媒昆虫。其他药剂可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倍液、15%甲维盐·茆虫威悬浮剂2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0倍液等喷雾防治。视虫情把握防治次数,一般7天左右喷治1次。 防风如何采收与加工? (1)采收一般在第二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萌芽前采收。春季根插繁殖的防风当年可采收;秋播的一般于第二年冬季采收。防风根部人土较深,松脆易折断,采收时须从畦的一端开深沟,顺序挖掘,或使用专用机械收获。根挖出后除去残留茎叶和泥土,运回加工。 (2)加工将防风根晒至半干时去掉须毛,按根的粗细分级,晒至八九成干后扎成小捆,再晒或烤至全干即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2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除了人参,这几种中参,对身体也很滋补家
- 下一篇文章: 防灾减灾稳产省辣椒专班发布应对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