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楸药解槐实和槐花
槐实、槐花 提要 槐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槐花,始载于《日华子本草》。 为豆科植物落叶乔木槐的果实或花蕾。 槐实,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经。 功效主治:凉血清风,润肠消痔。治痔瘘肿痛,阴疮湿痒,明目止泪,清心除烦,坠胎催生,乌须黑发,口齿热痛,头目晕眩,寒泻大肠,润燥开结。 特性:苦寒,清肝家风热。 槐实(槐角) 槐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豆科植物落叶乔木槐的果实。 豆科植物约属多种,广布全球。我国有属约种。本科植物含有生物碱、甙类、树胶;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等。 豆科常见药物:合欢花、合欢皮、决明子、皂荚、紫荆皮、苏木、黄芪、槐花、槐角、苦参、广豆根、鸡血藤、甘草、金钱草、白扁豆、补骨脂、赤小豆、葛根、淡豆豉等。 槐实,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经。 凉血清风,润肠消痔。 槐实苦寒,清肝家风热,治痔瘘肿痛,阴疮湿痒,明目止泪,清心除烦,坠胎催生,乌须黑发,口齿热痛,头目晕眩,寒泻大肠,润燥开结。 《本草汇言》:槐实,凉大肠,润肝燥之药也。……槐花,凉大肠,清血热之药也。…… 槐感天地阴寒之气,而兼木水之化,况昼合夜开,是得气于阴。槐字从鬼,鬼为阴之精。冬取其火,冬亦时之阴,故前古主五内邪热,气入血分,入隐僻之地,为凉血要品。血不热则阴自足,目疾与痔证交相愈矣。 《本草求真》:凡因肝经热郁而致风眩烦闷,痔血肠风,并阴疮湿痒,目泪不止者,服此治无不效。(肛边发露肉珠,状如鼠乳,时出脓血,曰牡痔。肛边肿痛,生疮突出,肿至五六日,自溃出脓血者,曰牝痔。肛边生疮,颗颗发,痒而复痛,更衣出清血者,曰脉痔。肠内结核,痛而有血,寒热往来,登厕脱肛者,曰肠痔。因便而清血随下者,曰血痔。又因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谷道胬肉,名举痔。头上有孔,名痔漏。疮内有虫,名虫痔。大法用槐角、地榆、生地凉血。芩、连、栀、柏清热。防风、秦艽祛风湿。当归、人参和血生血,枳壳宽肠,升麻升提。治肠风略同。不宜专用凉,须当兼补剂收功。)以其气皆纯阴,为要药,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也。至书所云能疏肝经风热者,非是具有表性,得此则疏实,因热除而风自息之意。凡书所着治功。多有如此立说,不可不细体会而详究耳! 《本经逢原》:槐者虚星之精,益肾清火,与黄柏同类异治。盖黄柏专滋肾经血燥,此则专滋肾家津枯。观《本经》主治,皆脾胃有热阴津不足之病,止涎唾。肾司闭藏之职也,下焦痔肠风,风热便血,年久不止者,用此一味熬膏炼蜜收服。妇人乳瘕、子脏急痛,皆肝家血热之患,用以清热滋燥,诸证自安。上皆指槐角而言。其角中核子专主明目,久服须发不白,益肾之功可知。惟胃虚少食及孕妇勿服。槐枝烧灰涂妒精疮,有清火润燥之功,《千金方》也。 槐花(槐米) 槐花,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豆科植物落叶乔木槐的干燥花蕾。 性味功效同槐实,但槐实清降泄热之力较强,槐花止血作用较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洋参党参丹参也是人参吗看完真是涨
- 下一篇文章: 当你上班迟到了一分钟,你说路上堵车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