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草乌头、断肠草、土附子、毒公、竹节乌头、五毒根传说故事

相传,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冬,彭城东头雷家药铺门前,抬来一位面色苍白、呼吸缓慢、浑身抽搐的中年病人。

此时,雷公正在坐堂行医,通过四诊之后,便说此乃是药物中毒之症状。病者家人称,他常下湖捕鱼,感受风寒湿邪,浑身关节酸痛,经常服中药,并说配的中药方中有乌头。于是雷公急唤伙计取来甘草、生姜、绿豆,熬成浓汁急灌下,良久,病人渐趋平稳,中毒症状随之消失。雷公叹道:“中药不经加工,能杀人也。”由于古代对乌头的炮制加工没有一个统一的办法,故乌头中毒事件屡屡发生。

一天,雷公拿着一块乌头回家,路过好友开的豆腐店,他顺手将生乌头放在豆缸旁,便与好友喝起酒来,不知不觉,喝到日落西山,雷公已处在醉意之中。回到家,雷公才猛想起放在豆腐缸旁的那块生乌头,一旦掉入豆腐缸内,后果不堪设想,雷公急派人到豆腐店四处寻找那块乌头而无着落。主人说会不会混在豆腐中一起煮了呢?伙计在锅内打捞半天,果然取出了乌头,此时乌头颜色已变白许多。

雷公将与豆腐同煮过的乌头,切片晒干,试用了几位风湿痹痛病人,果然毒性大减,于是,他确定了制乌头的办法。

《医林》云:“此药乃医家重要之剂,其效尤为他药所不能及。”近代张泽生善用乌头治痛风,“凡见骨节疼痛,屈伸不利,局部不肿或肿而不红,畏寒,舌苔白腻,脉象沉紧,皆为陈寒痼冷之证,非大温则不化。用之得法,收功甚捷,亦少见中毒发生”。

功效作用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

药材性状

母根呈长圆锥形,略弯曲,末端尖而长,形如乌鸦头。顶端常有残茎或茎痕,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有时具瘤状突起的侧根。气微,味辛辣麻舌(有毒,尝时须注意)

药理研究

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对抗氯化钙所致T波倒置,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初期的S-T段上升和继之发生的S-T段下降;还有增强毒毛花苷G对心肌的毒性、抗组胺、局部麻醉等作用。

使用禁忌

生品内服宜慎,老弱及婴儿慎服,阴虚火旺、各种热证及孕妇禁服。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配伍药方

①治寒湿气,四肢骨节疼痛剧:草乌(煮熟去黑皮,研)、苍术、甘草各0.3克。共研末,酒调吃。(《云林神彀》三分散)

②治腰腿痛、关节炎:草乌4.5克,威灵仙9克,地龙9克,牛膝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膝踝关节疼痛,能除风湿,健步:草乌、防风、细辛各等分。为末,擦鞋袜中。(《扶寿精方》膝风方)

④治偏正头风:白芷(炒)75克,川芎、生甘草、草乌(半生半熟)各30克。上药共为末。每服3克,细茶或薄荷汤下服便可。(《经验广集》上清散)

⑤治心胃攻痛,寒疝,常发不愈:草乌(切片,醋炒)、吴茱萸(炒)各等分。红曲打稀糊为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本草汇言》)

来源:中药查询网

版权声明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白癜风有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