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湿十八法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祛湿刻不容
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体内有湿气的13种表现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13.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排除体内湿气十八法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补血补气又除湿---红豆薏米莲子粥 无论是煲汤还是煮粥,人们都喜欢加入一些可以养生美容的材料,其中红豆、薏米、莲子、黄芪、党参等等就是平常我们最常用的一些养生材料,这些食材一般是以调理身体和补血、补气为主要功效的。当然,如果是做烫我们还会加入更多的材料如札子、红枣、山药等。如果是煮粥,那我们一般只会加入红豆、薏米、莲子。 红豆:清心养神、健脾益肾,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吕柳荫推荐去湿食材——赤小豆 薏苡仁:富含蛋白质,可以分解酵素,软化皮肤角质,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使肌肤白皙。 吕柳荫推荐去湿食材——薏苡仁 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主治夜寐多梦,失眠,健忘,心烦口渴,腰痛脚弱,耳目不聪,莲子芯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莲芯还有很好的祛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 吕柳荫推荐去湿食材——莲子 2、用五苓散:舌苔厚,就是厚腻的一层,满布于整个舌体,而且舌苔上面还都是唾液。这种舌象,就是体内水湿重的表现。由于水湿的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膀胱时,我们可以用五苓散。五苓散的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茯苓祛湿,白术补脾,桂枝温阳化气,猪苓和泽泻都是泻膀胱经和肾经的水湿的。在《伤寒论》里面,这个方子治疗的症状包括:小便不利、消渴、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 3、在调理湿气重的人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藿香和佩兰,藿香和佩兰配合其他的祛湿的药物,效果非常的好,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把这两味药和三仁汤等一起用,一般是各三克或者六克,然后标注药物快要熬好的时候再下入,这是芳香类药物的使用方法,一般熬久了,芳香的物质就会挥发,所以最好是“后下”,在闭火的前五分钟下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 舌苔厚腻就反映是湿气重,注意湿气到底是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如果主要是在中焦,他就让西医把抗生素停掉,因为抗生素是寒凉的,而寒凉可能会使得湿气更加严重,用藿香、佩兰,往往是投药立效,很快烧退人安。 4、可以在做菜的时候,适当地放入一点香料,比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香料,这些东西有振奋阳气的作用,比如四川那里湿气重,所以麻辣类的食品就是很盛行,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智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5、可以食用一些去湿的食物,比如多吃冬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这些食品有去湿的作用,可以隔三差五的用点,有些好处,尤其是自己觉得自己湿气已经很重的时候,食用一下,可以缓解情况。 6、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7、好好利用身边的电器,比如电吹风,空调的除湿功能等,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 8、食疗:熬绿豆、赤小豆汤,来解暑去湿。 绿豆是我们中医里面最普通的药食同源之物。绿豆“味甘性凉,能清火,清痰下气,解烦热,止消渴,安精神,补五脏阴气,去胃火吐逆及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湿热泻痢,肿胀,利小水,疗丹毒风疹,皮肤燥涩,大便秘结,消痈肿痘毒,汤火伤痛,解酒毒鸩毒,解诸药。(都是热证)”张景岳的医方里面,就有个方子,叫“绿豆饮”,这个方子就是一味绿豆,“不拘多寡”,熬汤随意喝,而且张景岳还说要“略煮半熟,清汤冷饮之”。 注:绿豆是性凉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祛暑清热,所以是在人有热证的时候才适合,张景岳没有说脾胃虚寒的时候可以喝绿豆汤。赤小豆没有绿豆那么凉,但是有解毒的作用,同时也去湿,这两个豆在一起,可是有很好的去湿作用,对暑热天皮肤的疹子有改善作用。可以用绿豆和赤小豆一起,量随意,几十克就可以,熬汤,然后放点冰糖,当做饮料来喝,如果皮肤问题稍微严重一点,可以用当归苦参丸解除热毒,如果还是没有效果,医院求诊了。 9、体内湿邪过重,已经引发了各种顽疾怪病的朋友,可使用“三子养亲汤”。 用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中药店都能买到)打粉冲服。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此方还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等妇科顽疾有很好的疗效。 炒莱菔籽g、炒苏子g、炒白芥子g,在药店打成细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用开水冲服,这个药稍有辛辣,基本没异味。 10、湿热天不要贪凉。 很多朋友的脾胃出了问题,我一了解,都是贪凉导致的,吃了很多凉的东西,喝了很多的凉的饮料,这样直接导致了脾胃寒湿严重,往往是舌苔白厚腻,上吐下泻的,脾胃难受,此时因为是大热的天,很多人叙述病情讲得不清楚,就给医生造成了错觉,以为是吃了什么腐败的食物,导致的细菌感染,于是用了很多解热毒的药物,其实,不是热毒,是寒湿,是患者本人采用了违反自然的饮食习惯导致的。 夏天可能喝点常温的饮料比冷饮更好,过度喝冷饮会伤到身体。 11、夏天还要注意空调。现在腰痛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晚上睡觉吹空调吹的。因为天热,所以很多人晚上开着空调睡觉,但是,大家要知道,您是睡着了,可是空调那么吹着,这和冬天不盖被睡觉差不多了,开始的时候没有事儿,可是时间长了,气血就开始凝滞了,很多人是一夜之后,腰就开始痛了,有的甚至痛的无法上班。 因为吹了空调而腰痛的时候,最适合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的肾着汤了,又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这个方子里面,最主要的药物就是干姜,用干姜来暖中,然后配合上了甘草、白术、茯苓,可是使得湿气排出,阳气得复。如果我们暂时找医生不便,可以先暂时用干姜熬水,喝汤,然后注意不要风吹,微出点汗,一般会很快缓解病情的。 12、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13、少盐,帮助肾排水 14、适当午睡 15、戒烟戒酒 16、早上吃上三片姜 17、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18、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中药歌诀及相似药异同,快收藏
- 下一篇文章: 还再用外用药治脚气在中医里这根本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