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难受怎么办这几味中药来帮你
年底了,还为聚会喝酒而苦恼吗? 今天,小编为你盘点几味解酒的中药。 菊花《纲目拾遗》载,“菊花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疗肿”,《药鉴》载菊花“解醉汉昏迷,易解,共干葛煎汤。”《本草正义》:“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风之横逆。”可平肝、清热解毒以降低酒对肝脏的伤害,降压以防止因饮酒导致 的血压上升。 葛根葛根花: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葛根:《本草纲目》载,葛根具清热祛火,生津止渴,解酒醒脾等作用。《千金方》言“治酒醉不醒”。葛根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具代表性的解酒药物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葛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葛根素和人体所需的铁、钙、硒等微量元素。葛根可改善酒精导致的新陈代谢的异常。葛根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常饮葛根制品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决明子决明子具有保肝护肝,润肠通便,降脂减肥的功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酒精代谢,减少对肠胃刺激,对体内的多余的脂肪也有很好的分解功效。不过决明子性寒,建议可用决明子、黑乌龙、茯苓等组方为决乌汤,茯苓可以同时健脾胃护肝,既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可达到解酒保肝的目的。 肉豆蔻草果苦参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草果: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苦参: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止渴,醒酒”张山雷释其理云:“止渴醒酒,皆清热之效。”《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桑葚麦芽山楂桑葚: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解酒可取鲜桑葚克,捣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山楂、麦芽合用,消食健脾以减小酒对胃的伤害,行气有助于酒的散发,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同时可阻止脂质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 山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味酸甘,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 温馨提示 喝酒前不要空腹,空腹喝酒没有食物的缓冲作用,让人更容易醉。酒后不要洗澡,酒后洗澡会导致体内血糖降低,阻碍肝脏正常功能。 传承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药知识 中药养生 健康 医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3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中药性味功效一,值得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中药性味功效一,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