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药花椒温里药9彭博士带
花椒Huajiao 《神农本草经》 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etZucc.或花椒Z.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但以四川产者为佳,故又名川椒、蜀椒。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生用或炒用。 性能: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应用: 1.中寒腹痛,寒湿吐泻。 本品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常与生姜、白豆蔻等同用,治疗外寒内侵,胃寒腹痛、呕吐等症;与干姜、人参等配伍,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等,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与肉豆蔻同用,可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如川椒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虫积腹痛,湿疹,阴痒。 本品有驱蛔杀虫之功。常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治疗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等,如乌梅丸(《伤寒论》);单用煎液作保留灌肠,用治小儿蛲虫病,肛周瘙痒;若与吴茱萸、蛇床子、藜芦、陈茶、烧盐同用,水煎熏洗,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不能已者,如椒茱汤(《医级》);单用或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煎汤外洗,治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2.《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果皮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占总油量的25.10%,1,8-桉叶素占21.98%,月桂烯占11.99%,还含α-蒎烯,β-蒎烯,香桧烯,紫苏烯,芳樟醇,爱草脑等。果皮还含香草木宁碱,茵芋碱,单叶芸香品碱,脱肠草素等。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动物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作用;对动物离体小肠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时兴奋,大剂量时抑制;并有镇痛抗炎作用;其挥发油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其中羊毛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并能杀疥螨等。 3.临床研究:花椒20粒、食醋g、糖少许煎煮后去花椒,一次服用,治胆道蛔虫病例,治愈与好转95例(《解放军医学杂志》,,2:);川椒(去籽)25g,紫皮大蒜g,研成泥,揉搓患处,每日1~2次,治疗顽癣45例,经1~3个疗程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4:);花椒油制成栓剂,每晚置阴道中,5天为1疗程,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例,总有效率82.3%(《药学通报》,,5:)。另有用花椒治疗绦虫病、牙痛、支气管哮喘、鸡眼等。 附药椒目 椒目为花椒的种子。性味苦寒。归肺、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消肿,降气平喘。适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咳喘等。煎服,3~10g。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店专业销售解决方案夏天来了,18种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