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

相关名

艾、艾叶、艾绒、艾蒿、蕲艾、艾蓬、草蓬、灸草、冰台

产地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鉴别

株高45~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开始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

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

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

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

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褐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

艾叶,是温性的药。能够温经止血,还有散寒止痛的作用。

常常用于虚寒性的出血和女性月经不调,下腹冷痛,还可以用于皮肤湿疹瘙痒等。

现代药理成分检测,艾叶主要含有桉油精、侧柏酮、侧柏醇、腺嘌呤、胆碱、鞣质、黄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

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过敏、镇痛、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降压等作用。

煎液对炭疽杆菌、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艾叶除用于内服外,还广泛应用于针灸、熏洗、外敷、薰烟、肚兜、药枕等。

熏梅雨季节,气候忽冷忽热,机体很容易感染病菌。这时,给自己的房间准备一个艾叶香薰,不仅能舒张全身筋络,还能把身边的病菌扼杀于尚未猖狂时。材料艾叶50克、石菖蒲30克、白芷30克、苍术30克、硫磺10克。制法把以上药材放在一个能隔火的盘中,点燃后去明火,关上房门熏半小时,就能对你的居住环境消毒。注意对此气味过敏者宜远离。洗时常感觉膝冷的中老年人,用艾叶汤洗脚,每周两次,可改善脚冷、麻木的症状,从而行走自如。材料艾叶20克、川红花10克、生姜两个。制法拍烂生姜,与其它两味药混在一起,用纱布包好,放在锅里加水熬半小时,用熬出的水在适合的水温下浸脚半小时。每周两次。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对部分心脏供血功能不佳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擦梅雨季节,有人脚上会起一些红疙瘩,引得自己控制不住要挠,不仅影响形象,更影响生活与工作,因此不妨给自己准备一瓶“艾叶止痒酒”。材料艾叶20克、枯矾1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苦参10克。制法把上面的药放在一起,用毫升白酒浸泡,第二天开始,每天三次用药酒擦那些让你恼火的湿疮。功效收湿,止痒。煮临盆的孕妇易有恐惧感,生怕自然生产那刻出现意外。在民间,常常给那些临盆在即的产妇每天吃一个艾蛋,能有助于顺产。材料鸡蛋一个,艾叶15克。制法孕妇在预产期前七天,每天用艾叶15克,煮一个连壳的鸡蛋,蛋熟后,去壳而食。连吃七日,能预防难产。

食用

早在清明气节,艾叶刚刚生长不久,人们常采其嫩叶和青蒿叶一同制成糕团,有特殊的幽香味。

青团的制作是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捣烂,然后按适量的艾叶浆拌和面粉,掺匀拌散揉团,铺入笼屉蒸煮,约30分钟左右后出锅(蒸太熟艾叶就会失去浓郁芬芳原味)即成。

艾叶配以葱、豆芽、豆腐可做艾叶饺子,配以青菜可制菜团,有特殊幽香,养分丰厚。鲜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效。

在广西阳朔等地,将圆圆的小饼,放在艾叶上,吃起来满口的幽香,又有点药味,名叫艾叶粑,是当地别有风味的小吃之一。

还有以艾的嫩叶为原料,加工制成茶叶,不但含其特有的中药成分,还有保健作用,且饮后有特殊的幽香味。

主治病证

(1)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2)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

(3)脘腹冷痛。

(4)湿疹瘙痒(外用)。

此外,用于温灸。

配伍

艾叶配阿胶:艾叶性温,功善散寒暖宫、温经止血,并能调经安胎;阿胶性平,功能养血止血。两药相合,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温炎,或煎汤熏洗。

温经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故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阴虚血热者忌服。

故事一

很久很久以前,一到梅雨时节,就有许多人开始莫名其妙的头痛身重,或者咳嗽,严重的甚至会腹泻,然后在短短数小时内就毖命。

人们只好求菩萨保佑自己。结果在端午节前夜,大家都做了同一个梦。

梦里出现一个披红袈裟的白胡子和尚,他告诉大家在房屋周围找一种长有灰白色软叶的植物,名叫“艾”。

把艾的叶子采回来熬水喝或者熏房间,就不会有病魔缠身。

第二天,人们按他说的去做后果然很少生病。

慢慢的,大家都习惯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门口皆挂上艾叶或熏艾以应节气。

故事二

据说在唐朝末年,有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名叫黄巢,官兵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害怕。

有一次,黄巢率领军队打到河南邓州城。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地形,他乔装扮成老百姓去察看地形。

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个农村妇女手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怀里却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男孩,随着逃难的人群西行。

黄巢很纳闷,便上前去询问,那村妇说:“县衙今天挨门传令,说黄巢马上要血洗邓州,大家快逃命吧!”

黄巢又问:“那你为什么拉着小的,却抱着大的?”

村妇答道:“大的这个孩子,父母都已经被乱军杀死,如今只剩下这根独苗了。小的这个是我的亲生儿子,万一黄巢追来,我宁肯丢掉自己的孩子,也要留下邻家的这根独苗。”

黄巢听了,为村妇的大义所感动,他对村妇说:“我黄巢专和官府作对,决不伤害无辜百姓!”

说着,他拔出佩剑一挥,砍倒路边两株艾草,交给村妇说:“大嫂,你快快回城传话,让穷人门上都插上艾叶,有这个记号,保管不会受到伤害。”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当晚穷人家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

第二天正好是五月初五,农民起义军攻下了邓州、杀了县官,而老百姓没有受到一点伤害。

从此,端午节插艾叶可避免灾祸就一起流传到今天。

(故事与功效无关)

?







































白癜风怎样治
白癜风传染途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