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今天推荐

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作者:江玲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年10月24日

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门诊!

来源/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gh_65dc73cb1)

 一扫光:(《外科正宗》)

  配方:苦参黄柏各g烟胶g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白砒15g[[制法]]共研细未,熟猪油克化开,入药后搅拌均匀,做丸如龙眼大小,资瓶收贮,备用。[[主治]]疥疮,头癣,脂性皮炎等。用法:外搽皮损处,每日1—2次。

  一笔钩:(《万病回春》)

  配方:毛慈菇90g蜗牛g蟾酥(酒制)g白芷30g煅甘石川芎官粉各15g生半夏60g冰片麝香各0.6g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细粉,麝香另研兑入,蟾酥化开,冰片水溶,混匀做锭,每锭3克。主治:疖痈初起。用法: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1—2次。

  七层丹:(《朱仁康临临床经验集》)

  配方:银珠60g章丹g铜绿30g松香g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主治:小腿溃疡,疮面腐肉不清。用法:用芝麻油调膏,摊敷疮面,有新鲜肉芽肿时,改为生肌散换药。

  七厘散:(《良方集腋》)

  配方:血竭30g儿茶6g朱砂3.6g红花乳香没药各3麝香冰片各0.36g制法:共研极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创伤出血等。用法: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每天1—2次。

  八宝丹:(《疡医大全》)

  配方:珍珠3g牛黄1.5g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冰片0.9g炉甘石9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肤溃疡等.用法:撒于患处,每天2—3次。

  九一丹:(《医宗金鉴》)

  配方;熟石膏g升丹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二白散:(《外科大成》)

  配方:铅粉15g轻粉6g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主治:脓疱疮等。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

  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

  配方:明雄白矾各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拔毒消肿,清热止痛,多用于痈疡等。用法:浓茶水或熟葱泥调和,围敷患处。

  丁桂散★(《临诊一得录》)

  配方:公丁香g肉桂g制法:研成细未,混匀备用。主治:活血化瘀,消散肿疡,常用于疖肿等。用法:掺于膏药上,贴患处,1—2天一换。

  九华粉洗剂:(《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配方:朱砂18g川贝母18g龙骨g月石90g滑石g冰片18g制法:将各药研成细未,研和备用。或分装成30克一包,加麻油30ML,蒸馏水0ML,摇匀即得。主治:收湿止痒,多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用法:用毛笔刷涂于患处,每天多次。

  大黄汤:(《圣济总录》)

  配方: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制法:共研细未,纱布包煎。主治:润燥养肤,常用于鱼鳞病。用法:加水0ML,煎成ML,温洗患处,每天1—2次。

  三妙散:(《医宗金鉴》)

  配方:槟榔g苍术g黄柏g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主治:渗湿止痒,主用湿疹皮炎。用法:少量渗出时外掺,脱屑结痂时麻油调敷。

  三品一条枪:(《外科正宗》)

  配方:白砒45g明矾60g明雄7.2g乳香3.6g制法:将砒矾二药研面细粉,入小罐内,煅至青烟尽白烟起,片刻后,约上下通红,住火,放置一宿,取出研粉,约可得净粉30克左右。再加雄黄、乳香二药,共研细末。厚糊调稠,搓条如线,阴干备用。主治:有腐蚀疮面作用,多用于瘰疬,疖肿,瘘管等。用法:将药条插入患处,每天1—2次。

  万宝代针膏:(《证治准绳》)

  配方:硼砂血竭轻粉各4.5g全头蜈蚣1条蟾酥1.5g雄黄3g片脑许麝香1.5g槟榔0.3g制法:共研细粉,蜜调为膏。主治: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作用,故常用于毛襄炎、疖肿、痈肿等。用法:疮顶用小针挑破,贴敷患处。

  马齿苋膏:(《证治准绳》)

  配方:马齿苋干粉50g蜂蜡10g熟猪油40g制法:先将油蜡共熔,兑入马齿苋干粉,调匀成膏。主治:杀虫灭菌,可用于深部真菌病,疣类等。用法:换药用,每天1—2次,或外搽。

  五香散:(外科正宗〉〉)

  配方:沉香g檀香g木香g零陵香g麝香g制法:各研极细粉,和匀备用。主治:花斑癣等。用法:水调为糊,外搽患处,每天1—2次。

  五倍子汤★(〈〈疡科选粹〉〉)

  配方: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蓬房荆芥各30g制法:水煎成药水。主治: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多用于肛周湿疹、外痔等。用法:熏洗患处,每天1—2次。

  化毒散★(〈〈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配方:川连面乳香没药贝母各60g无花粉大黄赤芍各g雄黄60g甘草45g冰片15g牛黄12g制法:除雄黄、冰片、牛黄另研细外,余药共研细粉,与前三味药混匀即成。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可用于湿疹、皮炎脓疱疮等。用法:可用10%--20%的药粉配成粉剂或软膏剂外搽。

  化腐生肌散★:(〈〈外科十三方考〉〉)

  配方:水银30g火硝30g白矾30g青盐12g青矾12g白砒9g硇砂1.5g制法:上药先用瓦罐微火熔化凝定(即坐胎),然后以竹筒装水,捆于板凳上,将瓦罐倒封竹筒口。后用瓦盆装杠炭2.5公斤,安瓦罐上,文武火炼之,则药遂逼入水中,将水倾去,澄取丹药,干燥后,加入朱砂、麝香、冰片,共研极细粉即得。主治:提脓拔毒,化腐生肌,多用于疖肿痈疽、久溃难愈者。用法:撒布、或药条、药线换药。

  化疮根洗熨法★甘草片:(《太平圣惠方》)

  配方:莽草露蜂巢白芷桑根白皮甘草防风细辛各15g垂柳枝葱白各1握制法:共切碎,水煎煮。主治:有温通腠理,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作用,多用于疮疖之类。用法:消毒纱布浸药水中,取出热熨患处,以水冷为止。每天2—3次。

  月白珍珠散★(《医宗金鉴》)

  配方:青缸花1.5g轻粉30g珍珠粉3g制法:各研细粉,共和一处,拌匀备用。主治:祛腐生肌,可用于女阴溃疡,硬下疳、湿疹等。用法:外掺皮疹处,每天2—3次。

  丹参膏★(《刘涓子鬼遗方》)

  配方:丹参芍药各60g白芷30g制法:以上以酒浸一夜,再用熟猪油g,微火熬前煎,去渣成膏,备用。主治:乳痈早期,结节性红斑等。用法:敷贴患处。

  玉肌散★(《外科正宗》)

  配方:绿豆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g制法:共研极细粉,调匀备用。主治:荣肌润肤,故多用雀斑、黄褐斑、皲裂症、湿疹等。用法:每天用10克左右,早晚温水调,擦洗患处,后搽润肌膏即可。

  玉容肥皂★(《疡医大全》)

  配方:白芷白附子杏仁绿豆粉各30g儿茶10g密陀僧樟脑各15g白薇三棱猪牙皂12g轻粉10g制法:先将牙皂,去里皮外筋,弃子取净肉一茶盅,捣烂,入以鸡子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末同肥皂、鸡子清和丸。主治:黄褐斑,黑变病等。用法:外擦患处,每天2—3次。

  玉容膏★

  配方:芙蓉叶g凡士林g制法:研成细粉,凡士林加热熔化将粉兑入调匀,并且加入石炭酸液8滴,,以作防腐之用。主治:凉血清热,常用于疮疖、丹毒、脓疱疮等。用法:将软膏敷于患处。

  灭疥油★(《普济方》)

  配方:硫磺60g白矾灰g制法:各研细末,和匀。主治:杀虫止痒,主治疥疮。用法:麻油调粉成糊状,外搽全身,每日2次,共用3—5天。

  四黄散★(《外科证治全生集》)

  配方:荆芥栀子牛蒡子黄连黄芩连翘薄荷木通蒲黄各3g灯心1撮甘草1.2g制法:共研细末。主治:清热祛风,主治口舌生疮。用法:搽患处,每日2—3次。

  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

  配方:当归白蜡各60g甘草36g白芷15g轻粉血竭各12g紫草6g麻油ML制法: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药,入麻油内浸渍3天,慢火熬煎去渣,细绢滤清,复入锅内熬滚,入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用茶盅四个,预炖水中,将膏分成四处,倾入盅内,候片时,下研细轻粉,每盅3克,搅匀,备用。主治:活血祛腐,润肤生肌,主治溃疡腐肉已尽,肉芽生长缓慢者。用法:将药膏平摊沙布上,敷贴中性上,每日1—2次。

  生肌橡皮膏★(《疡科纲要》)

  配方:真象皮15g真轻粉12g锌氧粉白占各30g血竭18g降香密陀僧各30g生龙骨24g梅片9g麻油ML制法:麻油煎沸,入密陀僧粉,再煮沸后,入二蜡熔化、离火、入各药调匀。刷绵纸上,阴干候用。主治:生肌收口,可用于疮疖痈肿之不收口者。用法:用时以沸水壶烘烊贴患处。

  冬虫夏草酒★(《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配方:冬虫夏草60g白酒g制法:药入酒中,浸泡七天,滤渣存酒,备用。主治:补气血助生发,乌须黑发,可用于斑秃、白发等。用法:外搽患处,每天2—3次。

  皮癣水★

  配方:土槿皮g千金子50粒苦参g苦楝根皮g生地榆g紫荆皮g斑蝥只(布包)蜈蚣30条樟脑g制法:上药入75%酒精0ML中,密封浸泡2周后滤渣存酒,再入樟脑溶化,备用。主治:杀虫止痒,主治银屑病、神经性皮炎、体癣等。用法:用毛笔刷涂皮损上,每日2—3次。(《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斑蝥本书中为克,《中国药酒配方大全》为只。按克给于配方用一例患者,药后皮肤出现水疱较甚,考虑为此药剂量大的问题。

  百部酊★(《医宗金鉴》)

  配方:百部20g高梁酒80ML制法百部粗粉入酒,浸泡1个月,滤渣存酒,待用。主治:杀虫解毒,疏风止痒,常用于虱病、疥疮、结节性痒疹、荨麻疹、社经性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

  西瓜霜★(《疡医大全》)

  配方:西瓜1个皮硝适量制法:将西瓜装入黄泥钵中,瓜内装满皮硝,封钵,数日后钵体外析出白霜,收集装瓶备用。主治:收敛生肌,可用于口腔溃疡等。用法:吹撒患处,每日3—4次。

  鸡苏散★(《河间六书》)

  配方:滑石g甘草50g薄荷50g制法:共研细粉。主治:痱子。用法:外搽患处,每日多次。

  青蛤散★(《外科大成》)

  配方:蛤粉30g煅石膏30g轻粉6g黄柏15g青黛10g制法:共研细粉。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治脓疱疮、湿疹等。用法:用冷水或麻油调擦,每日2—3次。

  金黄散★(《外科正宗》)

  配方:大黄姜黄、黄柏、白芷各2g南星、陈皮、苍术、厚相、甘草各0g、天花粉0g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主治:清热除湿,消肿止痛。主治阳证疮疡。用法:可用酒、蜜、葱汁、麻油等调敷患处,每日1—2次。

  黄连膏★(《医宗金鉴》)

  配方:黄连9g、当归15g、黄柏9g、生地30g、姜黄9g、麻油ML、白蜡克制法:上药除白蜡外,入油内浸泡2天后,煎熬至药枯,滤渣存油,入蜡文火收膏。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止痛。主治水火烫伤、脓皮病、手足癣感染等。用法:外搽或外敷衍患处,每日1—2次。

  湿疹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配方:青黛60g黄柏粉60g氧化锌g煅石膏粉g麻油ML凡士林g制法:各药共研细粉,调入麻油及凡士林中,搅拌均匀即成。主治:湿疹、皮炎。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3次。

  水晶膏★(《医宗金鉴》)

  配方:石灰水、糯米各适量制法:将糯米泡于石灰水中24小时,取米捣烂成膏。主治:腐蚀疣赘,常用于色素痣、疣、鸡眼等。用法:点涂患处。

  润肌膏★(《外科正宗》)

  配方:当归15g紫草3g麻油ml黄蜡15g制法:前二味与麻油同煎,药枯滤去,将油再熬,入黄蜡化尽,倾入碗中,待冷后备用。主治:润肤止痒,主治皲裂症、钱鳞病、脂溢性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

  腊脂膏★(《外科启玄》)

  配方:大枫子仁9g木鳖子肉6g水银9g枯矾粉1.5g潮脑6g制法:各研细末,和匀,用植物油或熟猪油调成糊状,待用。主治:解毒收涩,治疗酒鼻。用法:纱布摊药或布包药膏,外用,每天1---2次。

  皮湿一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配方:地榆末g煅石膏g枯矾30g制法:上药研和,加凡士林调成50%--60%软膏,可随天气冷热面不同。主治:收湿止痒,主治急性、亚急性湿疹。用法:外搽患处。

  皮湿二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配方:密陀僧末g地榆末g凡士林g制法:密陀僧末及地榆末研和,再加凡士林调和成膏。主治:收湿止痒,主治亚急性、慢性湿疹。用法:外搽患处。

  红灵酒:(《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配方:生当归60g(切片)杜红花30g花椒30g肉桂60g(薄片)樟脑15g(研细)细辛15g(研细)干姜30g(切碎片)9ML制法:浸泡7天后,滤渣存酒,备用。主治:活血止痛,主治冻疮、脱疽等。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次。

  皮枯膏:(《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配方:青黛11g黄柏11g煅石膏11g烟膏11g枯矾20g凡士林g制法:共研细末,和匀,加入凡士林,调匀成膏。主治:清热杀虫,收湿止痒,主治局限性慢性湿疹、皮炎及瘙痒症等。用法:外搽患处。

  紫白锌氧油:(《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白芷粉10g紫草粉10g氧化锌粉40g芝麻油ML制法:搅匀即成。主治:吸湿止痒,主治亚急湿疹、皮炎等。用法:外搽患处。

  鹅掌风浸泡液:(《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大枫子肉9g烟膏9g花椒9g五加皮9g皂荚1条地骨皮9g米醋ML制法:浸泡7天后,滤渣存汁,待用。主治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用法:手足癣可作浸泡用,体癣可作外搽。

  黄柏霜:(《皮肤性病中医治疗全书》)

  配方:硬脂酸g单硬脂酸甘油脂72g石蜡油g凡士林40g尼泊金1g苯甲酸钠4g吐温-g三乙醇胺50g二甲基亚砜20g黄柏液(1:4)g制法: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石蜡油、凡士林、苯甲酸钠及尼泊金置容器内加热60度使溶化(油相),再取黄柏液,吐温-80、三乙醇胺加入水溶液中,并加热至60度(水相)。将水相一次加入油相中,并用力搅拌至乳状,继续搅拌至冷即成。主治:燥湿止痒,用于湿疹、脓疱疮、药疹、虫咬皮炎等。用法:外搽患处。

  黄柏擦剂:(《皮肤性病中医治疗全书》)

  配方:黄柏溶液(1:1)ml麻油0ml单硬脂酸甘油脂30g十二烷磺酸钠15g吐温-克泥泊金50g纯水加至0ML制法:单硬脂酸甘油脂、尼泊金放入麻油中;十二烷磺酸钠、吐温-80放入黄柏溶液中,两者分别置水浴上加热溶化,并控制温度,油相至60度,水相至55度,然后将水相一次加入油相中,迅速猛烈振摇直至冷却,添加适量水使至全量即成。主治:清热解毒,润肤止痒,用于湿疹、接触性皮炎、热痱、脓疱疮等。用法:外搽患处。

  癣药膏1号:(《中医外科学》)

  配方:大黄18g枯矾18g黄柏g蛇床子g东丹45g铜绿45g密陀僧g升麻15g制法:取上药各研细末,芝麻油适量,调膏备用。主治浅部真菌病。用法:外搽患处。

  癣药膏2号:(《中医外科学》)

  配方:土槿皮10g雄黄5g氧化锌10g青黛1g凡士林g制法:各研细粉,凡士林调匀即成。主治:浅部真菌病。用法:外搽患处。

  ★第二节独特外用制剂★

  精制黑豆馏油:(《皮肤病方药手册》)

  配方:黑豆00克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干馏锅”或用“大型干馏锅”。将洗净的黑豆放入罐内,罐外加黄泥一层,再加热(先武火后文火),再经20—30分钟后,温度高达—度,最后在导管中流出油液,冷却后成为粗制品,使油水分层,弃去水分,将油加热去水,制成精制黑豆馏油。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用法:配成20%黑豆馏油软膏,可直接外涂,每日3次;或用纯黑豆馏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胶布叠瓦状贴敷,每2—3天1次。

  黑色拔膏棍:(《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配方:群药类:鲜羊蹄梗叶(土大黄)大枫子百部、皂刺各60g鲜凤仙花、羊踯躅花、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各30g山甲、川草乌、血竭、斑蝥和15g金头蜈蚣15条;药面类:白芨面30g藤黄面、轻粉面各15g硇砂面9g制法:香油毫升、生桐油毫升,放入铁锅内,浸泡群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将药油置武火煎至滴水成珠(温度约为度左右)然后下丹,每ML药油加樟丹克,药面90克,檀香60克搅匀至冷即成。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胼胝、鸡眼、甲癣、疤痕疙瘩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用法:加温外贴切患处,3—5天更换1次,清拭时需要用植物油或挥发性油才能擦净。

  拔甲膏:(《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蓖麻子45g蛇蜕45g天南星45g川椒30g大枫子30g生川乌18g乌梅31g皂角45g地肤子45g杏仁31g威灵仙31g凤仙花子g千金子45g五加皮45g僵蚕30g生草乌18g凤仙花60g地骨皮45g香油1ML制法:上药加热熬黑,去渣,再熬炼至滴水成珠,放入樟丹适量成膏,候温,入硇砂60克,拌匀即成。主治:甲癣、甲病、甲真菌病等。用法:将拔甲膏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软化,置病甲上,用手压平,外用胶布包裹固定。每4—5天换药1次,3—5次病甲即可刮修脱落,残甲可用手术刀修平。病甲除去后,可外搽癣药水至新甲长全为止。

  疯油膏:(《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扫盆25g东丹5g乙辰砂20g麻油ML黄蜡30g制法:各药共研细粉。先将麻油煎沸,入黄蜡,取起离火,再入药粉,拌匀即成。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皮肤淀粉样变、斑秃等。用法:外搽患处,电吹风机喷射热流,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熏条剂:(《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苍术15g大枫子30g苦参1g5防风15g白鲜皮30g五倍子35g松香20g鹤虱草20g黄柏15g艾叶15g制法:上药研碎成粉,加少许面粉及水,调成稠糊状,做成圆条形,约手指粗细,每根长10CM左右,阴干待用。主治: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瘙痒症,皮肤淀粉样变,扁平苔藓、慢性疹等。用法:熏条点燃冒烟,火头与皮损距离以病员自觉温热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同时去熏烟后,皮损上可贴胶布、肤疾宁贴膏、慢性皮炎硬膏或伤湿止痛膏,可任选一种。

  复方紫草油膏:(《精选皮肤外用制剂手册》)

  紫草65g金银花65g白芷65g冰片10g蜂蜡30g植物油0ML制法:药物入油,煎煮至药枯、去存油,再加入蜂蜡搅拌烊化,至冷搅匀即成。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湿疹,皮炎、药疹、烫伤、溃疡等。用法:外搽,外包,油纱布条换药多种用法。

  黑布药膏:(《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配方:五倍子g全头蜈蚣10条研面冰片3g蜂蜜g老黑醋2ml制法:将黑醋入于砂锅内煎开30分钟,再加蜂蜜煎沸,然后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均匀筛入,边撒边向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改用文煎成膏离火,最后兑入蜈蚣面和冰片粉搅拌均匀即成。储存在搪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金属器皿储存)。主治:瘢痕疙瘩,乳头状皮炎、疖、痈、毛囊炎、以及其他增生性皮肤病等。用法:厚涂患处,上覆黑布包贴,2-3天换药1次。换药前用茶水清洁皮肤。

  蛇床子熏洗剂:(《常见皮肤病简编》)

  配方:蛇床子、威灵仙、当归、苦参各15g雄黄、缩砂壳、土大黄各9g制法:上药碾研装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备用。主治:阴囊湿疹,阴囊瘙痒症,肛门瘙痒症、女阴溃疡等。用法:趁热熏蒸后热溻,或浸泡坐浴。

  锌氧油剂:(《常见皮肤病简编》)

  配方:氧化锌粉g炉甘石粉30g青黛10g黄柏粉10g芝麻油ml制法:药粉入油,调即成。主治:湿疹皮炎的亚急性期,尿布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每次搽药时先用芝麻油将皮损上药油抹去,再搽。

内容来源:歧黄名家传承。

END

张仲林频道

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专治痒疹和胃病

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杏林花香来自苦寒——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张仲林收藏的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潮安张仲林

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门诊!

潮安村医张仲林,你是一张爱心名片,你是痒疹胃病的克星……

《黄帝内经》之“饮食有节”探微

牙痛得效方治牙痛之验证

镇衄汤治血尿

张仲林医者人生

张仲林六十岁生日贺诗词联录

《张仲林六十岁生日贺诗词联录》余笔

潮安村医张仲林,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往期推荐

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史上最全!

史上最全公卫资料合集,人人有份

基本公卫应知应会问!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医院的检查报告,这样一看就懂,以后别再问医生了!

生化全套检验大全

胃镜活检病理报告单解读

史上最全的人体解剖全图!

58张消化系统医学美图,张张经典!

舌诊图谱,史上最全

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珍藏版

张高清舌诊图谱

舌诊对消化系疾病诊断的意义

史上最全皮肤病图谱(附治疗方法)

史上最全的种皮肤病图谱(修订版)!

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皮疹图库!

中医看病一定要面诊:看看片子是开不出药方的

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中医看病为何必须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来了,这些条款跟医生最相关!

潮安健康文章大全(年版)

张仲林痒疹胃病好文盘点(年版)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年完整收藏版)

张仲林工作室痒疹胃病录(年完整收藏版)

年5月回顾

赞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主题MV《少年》

汗疱疹附联合用药方案

没患皮肤病,为啥孩子身上突然青一块紫一块,还有小红点?警惕这种病“来势汹汹”!

免责声明

张仲林工作室(ID:e228)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yf/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