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

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俗称“蝴蝶斑”,多见于女性。面部黄褐斑影响面部美,黄褐斑给很多爱美女性增加了不小的精神压力,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面部黄褐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对于皮肤的面部黄褐斑,主要本着预防与治疗结合的方法。调理好女性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预防妇科疾病等是预防面部黄褐斑的有效手段。

黄褐斑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如查出病因者尽量除去病因。由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应停止服用,但短期内不一定消退。本病的治疗目标是让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治疗原则是以减少黑素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增生、修复皮肤屏障、抗光老化为指导原则。避免诱发因素,注重防晒,配合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性护肤品、美白类护肤品,结合临床分期与分型,联合系统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和中医药治疗。

基础治疗

1.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日照,减少烹饪热/职业热接触,避免使用汞、铅含量超标等劣质化妆品;避免服用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及光敏药物;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

2.修复皮肤屏障:黄褐斑患者存在皮肤屏障受损。研究表明,透明质酸是维持皮肤水合作用的重要成分,并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细胞间脂质成分,对维持皮肤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青刺果油所含脂质与角质层细胞间脂质成分相似,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神经酰胺、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达到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使用具有科学依据的功效性护肤品对黄褐斑的防治有益。

3.防晒:应贯穿黄褐斑的整个治疗过程。建议长期使用日光防护指数(SPF)≥30、UVA防晒指数(PA)+++的广谱(UVA+UVB+蓝光)防晒剂,对控制黄褐斑的发生发展更有效。每2小时涂搽1次,每次2mg/cm2,以减少由日光照射引起的色素增加;在外用防晒霜的基础上加强遮挡性(规避性)防晒,有利于黄褐斑的防治,减少复发。

4.美白类护肤品:研究显示,含甘草提取物、左旋维C、4-N-丁基间苯二酚、白藜芦醇、谷胱甘肽、鞣花酸、桑叶提取物、芦荟素等成分的美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可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国内学者研究表明,一种含有滇山茶、马齿苋、青刺果、三七的新型复合美白制剂能有效地改善黄褐斑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功效性及安全性,经过临床验证的美白类护肤品。

5.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或加重黄褐斑的相关慢性疾病。

外用药物治疗

大部分外用药物对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需配合使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功效性护肤品。常用外用药物包括氢醌及其衍生物、维A酸类、壬二酸、氨甲环酸。

1.氢醌及其衍生物:为黄褐斑的一线外用治疗药物,常用浓度2%~5%,浓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强,但皮肤刺激性也越大。本类药物属酪氨酸酶抑制剂软膏,如5%氢醌霜、2-4%曲酸霜及3%熊果苷等。涂搽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该类药物为抗氧化剂,易在空气和日光中氧化,应封闭、避光保存。通常每晚使用1次,治疗4~6周可有明显效果,6~10周效果最佳,好转率可达38%~72%。主要不良反应: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永久性色素脱失等。氢醌、维A酸及糖皮质激素局部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又被称作Kligman三联配方),每晚1次,连续5~7周。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是氢醌的葡萄糖苷衍生物,局部使用刺激性比氢醌小,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

2.维A酸类:临床上常用0.05%~0.1%维A酸类软膏或凝胶,每晚1次,疗程约6个月;可出现皮肤干燥、红斑及瘙痒、烧灼等不良反应;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近年有人报道使用0.1%维A酸软膏治疗黄褐斑,外用糖皮质激素等也有一定疗效。

3.壬二酸:临床上常用15%~20%乳膏,每日2次,疗程约6个月。1%~5%患者可出现瘙痒、烧灼、针刺和麻木感,1%患者可出现红斑、干燥、脱屑,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

4.氨甲环酸:临床上常用2%~5%乳膏,每日2次,疗程约4周。局部使用刺激性比氢醌小,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干燥、脱屑等。适用于单纯色素型和色素合并血管型。

5.三氯醋酸和液氮:三氯醋酸溶液局部涂搽可使表皮剥脱,而除去色素斑。液氮冷冻治疗可使表皮冷冻坏死后剥离,以除去色素,磨削手术是用磨头将表皮磨去一层,而达到除去色素的目的。术后待创面愈合后搽用防晒霜等,否则日晒后易于复发。

6、面膜疗法:面膜疗法包括单纯面膜剂、面膜膏按摩法和倒模面膜法。其中倒模面膜法已广泛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并已取得满意效果。面膜倒模疗法集药物、按摩、理疗于一体,从而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其治疗程序为:阳离子蒸气润面----面膜膏按摩----成形倒模剂倒模。面膜膏的药物成分对黄褐斑的治疗起着关键影响。目前有去色素的面膜膏、增白面膜膏和专治黄褐斑的中草药物面膜等。或以内服方之药渣先熏后湿敷等。外用的中药以白芨、白附子、白僵蚕、珍珠、当归、川芎、益母草、白蔹、天花粉、白茯苓、薏苡仁、荆芥、冬瓜仁、杏仁、积雪草等多见。一般中医外治的周期2~6个月。

系统药物治疗

1.氨甲环酸:氨甲环酸是目前治疗黄褐斑的热门药物,又称氨甲环酸和血栓酸。它的主要医疗功能是用于止血的抗纤溶系统。在日本首次用于治疗黄褐斑,效果理想。但是,如果停止治疗,黄褐斑仍会反复出现,需要继续使用。但不建议长期服用氨甲环酸,黄褐斑需要综合治疗,可配合外用氢醌软膏。本药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减少黑素合成,同时抑制血管增生,减轻红斑。可口服用药,~mg/次,每日1~2次,用药1~2个月起效,建议连用3~6个月;也可以每天三次,每次毫克,连续治疗2~3个月左右,有效率可以80%以上。配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既往有血栓、心绞痛、卒中病史者禁用。因为本药是一种止血药,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

2.甘草酸苷: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疾病。以往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zz/1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