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卫勤小组

卫勤小组:

中草药作为中华的瑰宝被应用几千年,在那个医药知识匮乏的年代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当下,经历了历史变迁,中草药仍然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重新被认识,又重新走上舞台的中央。卫勤elite将继续为读者朋友们介绍中草药的妙用,今儿分享《如何应对春夏过敏?中药有妙招》。Q:春夏过敏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出门游玩+别人=阳光明媚,心情灿烂出门游玩+你=过敏烦躁,徒生羡慕

春夏之际,气候变化频繁,紫外线增强,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增多,这些因素均易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约30%~40%的人有过敏困扰。过敏性疾病实际上就是临床所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最为常见疾病类型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与湿疹,若发病后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史上有着悠久的过敏性疾病治疗历史,与西医治疗相比,方式独特,且疗效极佳。西药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钙剂、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虽疗效明确、起效迅速,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不良反应较多,用后多有嗜睡、口干、头晕等副作用,不适用于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使用。相对于西药而言,中药作用机制呈现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能够在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产生、对抗过敏介质、中和变应原等多个环节起作用,毒副反应较少。

一、中药防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春夏万物欣欣向荣,空气中漂浮着大量植物花粉、柳絮、尘螨,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诱发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鼻痒等表现的过敏性鼻炎。《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记载:“鼽,出清涕也。”在中医辩证中,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外因多为感受风邪或风寒之邪,内因则是脏腑功能失司。治疗需要配伍宣通鼻窍药物,如辛夷、鹅不食草、甘草等。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的干燥花蕾,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内服外用均有较好疗效,因此经常用于治疗鼻炎。如果把辛夷花外用,可以清除体内的外寒及邪气。治疗鼻炎时,经常和白芷、苍耳子、薄荷、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配伍使用,一般都是煮汤服用。患者在春天还可用辛夷花煮鸡蛋汤喝,能有效预防感冒、头痛、咳嗽、鼻炎等病症。

辛夷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取30克鹅不食草,放于密封罐中,用75%的酒精浸泡5天后可用,每次用吸管往鼻孔里滴2~3滴即可治疗流清涕。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益气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敏作用。

鹅不食草甘草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理论特色的体现,常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如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等组成,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除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外,还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

小青龙汤

另外厨房中常见食材葱白和百合,也是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常用中药。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将葱白靠根部切3段,每段大约5厘米,百合30克,适量加些生姜、蒜和盐,煮水喝,可缓解过敏性鼻炎打喷嚏、鼻塞、鼻痒等表现。

葱白

百合

二、中药防治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会全身痒、糜烂、红肿、有渗出液。一般的湿疹是红色的丘疹,严重时会溃烂、痒痛难忍,其一般呈对称性分布。荨麻疹是通常说的风疙瘩,多瘙痒,来得快也去得快,24小时左右就会消失。

中医认为,此类病症发生责在之于先天禀赋不足,“风胜则痒”,急性发作以风邪客于肌肤为主,可兼加湿、寒、热、毒之邪,防治多以活血祛风、燥湿透表、健脾和胃为主。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正义》记载,“防风通治一切风邪”,能祛风止痒,且辛温发散,又有胜湿之功,因此常用治风邪闭郁肌表而致的皮肤瘙痒症,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若瘙痒属血虚风燥者,则常与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润燥药同用。

防风

还可以当归、苦参配伍用于治疗此类病症。当归不仅养血,还能祛血中之风;苦参可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由当归、苦参辅以蜂蜜、玉米朊制成的当归苦参丸具有治疗紫外线过敏、湿疹的疗效。

当归苦参

中药复方可辨证选用消风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消风散,为治风剂,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功效。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属《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广泛用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消风散

除此之外,马齿苋、冬瓜皮为常见药食两用中药,使用得当即可在家处理轻度过敏性皮肤病。马齿苋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的功效,使用时取克马齿苋煮水,内服外敷均可。冬瓜皮有消水消肿,止痒的功效,煮汤或者炒着吃皆可。

三、中药调节过敏性体质的作用

过敏性体质是指易发生各种过敏反应的机体状态。对于过敏体质的调节,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推荐玉屏风散,通过改善过敏体质,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玉屏风散为过敏性疾病首选中药方剂,“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配伍相得益彰”,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防风,祛风散风,为风中之要药,三味药组成的玉屏风散对于抵抗外邪入侵,预防感冒及过敏性疾病的改善,功效明显。

四、结语

在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时,可以从基本原则入手,任何季节的过敏性疾病都需要调肝养血,理气祛风。本类疾病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法则,紧紧把握“治风、理血、养肝”作为中医抗过敏的基本治疗大法,并结合“五脏应五季”的天人相应理论,妥善调理体质。如好发于冬者补肾阳,好发于春者祛肝风,好发于夏者清心火,好发于长夏者去脾湿,好发于秋者润肺燥。按照这个普遍法则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疾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编辑:卫勤小组

投稿及合作邮箱:wqjingbing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zz/1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