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猜一味中药昨日苦参
给你一张图片 你能用你的火眼金睛看出它的原型吗 相似的功效 你能从中精准判定它们的真身吗? 中药小课堂来给你讲讲中药的知识 我们每天会让你猜一味中药 并在第二天公布答案 这是一场知识盛宴 快来猜猜看吧! 现在揭晓谜底的时刻到了! 昨天给大家猜的中药是 苦参 (点击答案可以跳转昨日题目) 来看看它的具体介绍吧!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 相关名 地槐、山槐、苦骨、苦识、骄槐、槐连兜。 图片 产地 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等省。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鉴别 药材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6.5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气微,味极苦。 饮片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时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脱落,脱落处显黄色或棕黄色,光滑。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环纹。气微,味极苦。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而止痒,又能利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出,为治湿热之疮疹、带下、黄疸、泻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主治病证 (1)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 (2)湿热黄疸、泻痢、便血。 (3)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故脾胃虚寒者忌服。反藜芦,故不宜与藜芦同用。 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放牛娃爹妈去世得早,靠每天给地主家放牛为生,由于经常在湿地行走,放牛娃身上长满了疮。不久,地主家里人的身上也长满了疮。大家都说这“疮”是放牛娃传染的,于是,地主就下令追杀放牛娃。 无奈之下,放牛娃只能逃命,躲到大山里的一个石缝里,再也没出来。后来,村民们发现了放牛娃,枯瘦的身体蜷缩在石缝里,眼睛没有再睁开。好心的村民就用泥沙和石头把石缝封住,算是给放牛娃一个死后的安身之地。 不久,村民们身上也长了疮,奇痒无比,试了很多药都治不好。一天晚上,大家做梦梦见了放牛娃。放牛娃告诉村民,在当初埋他的山体塌方处有许多根状物,把这些根状物拿回家熬水喝或用来洗澡,身上的疮就会消退。 村民按照梦中放牛娃的提示去做,不出几日,身上的疮果然都痊愈了。地主听说村民们吃了山体塌方处的“草药”后很快就病好了,于是他也去那个地方采药。看到岩石上灌木丛中结满如老鼠屎粒大小的果子,地主就赶紧摘回家熬水喝,谁知当晚就断肠而死。 原来村民们吃的是苦参的根,而地主吃的却是苦参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根能清热燥湿、杀虫,可治疗皮肤瘙痒、癣等症;苦参子(又名鸭胆子)外用却有腐蚀肌肉的作用。 你猜对了吗? 下面是今天的题目 留言告诉我它是什么, 答案将在明天公布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zz/1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银花苍术苦参蝉蜕蜂房鳖甲
- 下一篇文章: 近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