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ldquo国rdquo与
槐树分为国槐和洋槐。“槐”(Styphnolobiumjaponicum)通常是指国槐,为豆科槐属植物,是我国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种,槐曾经和苦参一起被划分为旧槐属Sophora,但后来发现槐和其它同属区别较大,所以就将槐割分出去,成立新的槐属Styphnolobium,而旧槐属Sophora改名为苦参属。 国槐-图片源自科普中国 “槐”原产于我国北方,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在周公创立的《周礼》中写道:“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意思是周朝官位最高的三个职位——太师、太傅、太保坐在三棵槐树下,从此槐树就一直和宰相相关,诞生了槐门、槐庭等词。此外,还有人们最广为人知的槐树故事《南柯太守传》中的“槐安国”。 洋槐-图片源自科普中国 洋槐”,也称为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原产于北美东部,年引入中国。刺槐也是豆科属植物,但与“槐”同科不同属,属于刺槐属。“槐”和“刺槐”外观非常相似,都是高大的乔木,树皮有纵向裂纹,叶子呈羽状复叶,花朵也是小型的蝶形花聚成花序,不过它们之间仍有许多不同之处。 1.花朵形状和花期都不同。国槐花期为7-9月,花朵比较小,黄白色;洋槐花期为4-6月,花大,香味浓郁,白色;国槐没有刺,洋槐有刺。 2.叶形不同。国槐:叶子为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洋槐:叶子为卵状椭圆形,先端圆或稍凹(通俗讲即叶尖是圆形)。 3.果实不同。国槐果实为念珠果,像串珠;洋槐为荚果,像豆角。人们通常食用的槐花就是指洋槐花,而国槐的花、叶、茎皮和果实都有小毒,误食中毒后会出现面部浮肿、皮肤发热、发痒等症状,它的叶和荚果还会刺激肠胃粘膜,产生疝痛和下痢。(引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药“槐花” 中药药房入药使用的槐花是国槐,花蕾入药(槐米),花味苦,故少入食用,这与传统食用的洋槐花并非一物。 中药“槐花”简介: 槐花,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开放的花朵习称“槐花”,花蕾习称“槐米”。 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槐蕊。 苦,凉。入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清肝降火。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咳血,衄血,风热目赤,痈疽疮毒,颈淋巴结结核,高血压等。 芸香苷(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白桦脂醇等。 止血:芦丁、槲皮素和鞣质均具有止血作用,且槐花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对红细胞有凝集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制炭后促凝血作用更强; 降血糖:芦丁具有改善微循环和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糖等的辅助治疗; 抗氧化:槐花具有抗氧化活性,国槐花多糖对DPPH·和H2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其清除率与剂量呈相关性,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保护胃肠:槐米乙醇、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尿素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槐花具有健胃、养胃功效; 抗菌:槐花多糖和芦丁具有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增强免疫力:槐花多糖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繁殖,提高免疫系统发育活性。 其他作用:槐花提取物还具有抗病毒、降血压抗肿瘤的作用。 “洋槐花” 洋槐花,花色洁白串花,芳香四溢,花为蜜源,是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香甜可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洋槐花的烹饪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麦饭),中国不少地区都有这一习惯。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以下是常见的槐花做法:食用禁忌:槐花性凉,孕妇、中老年、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须慎用。 编辑:唐远伟麻菁华任姝俞 校对:雷琨 审核:刘军锋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zz/7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鸡出现球虫,不治根一直存在体内,反反复
- 下一篇文章: 香港植蓓蓝光防晒隔离乳有美白的作用吗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