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17686.html

对于柑橘而言,果皮是其外部品质的重要表现,果皮的色泽、厚度、洁净度以及是否完好无疤都将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指标。而柑橘果皮一旦受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导致出现“花皮果”,严重地影响了果实的最终价值。

很多农户虽然也知道这一点,但却往往因为不知造成花皮果的原因而错失了最佳的防治时间。因此,今天整理了引起“花皮果”的原因以及对应防治方法供橘农们参考。

01蓟马

蓟马为害幼果时,常在萼片下取食幼果,锉伤幼果果皮,幼果表皮细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呈现不同形状的木栓化银白色或灰白色的斑痕。

一般疤痕出现在果蒂周围呈环状或果腰位置呈半弧状,以果柄为中心的斑痕圆圈的典型果面伤害状。尤以谢花后至幼果直径1cm时受害最重。

但是,也有些蓟马取食后疤痕不规则,出现在果实的侧面或果腰部的地方。

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最快最有效,防治蓟马的药剂有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苦参碱等,在花期至幼果直径1cm左右要加强防治。

02白癞病

柑桔白癞病是柑桔果实上的一种果皮病害,病原菌并非一种而是3种,3种真菌可以单独或混合侵染导致发病,引起表皮层细胞坏死,在果面形成白色点状、线状、分枝状、圆形、不规则形病斑,常常被橘农误认成风伤果而忽略防治。

该病潜伏期较长,因此田间貌似健康的病树可能早已被侵染。该病发病始于5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盛发期。

防治措施:可采用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甲基硫菌灵、吡唑·代森锌、苯醚甲环唑等。

03灰霉病

灰霉病的病斑呈灰白色木栓化隆起,疤痕处表面粗糙且形状不规则,幼果受害后容易脱落,造成落果。

防治要点:灰霉病应选用持效期较长的杀菌剂,可用药剂: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嘧霉胺、啶菌噁唑、香芹酚等。不仅谢花期间要喷药,幼果期也要喷药预防,才能有效防治住灰霉病。

04机械损伤——风伤果

风伤果主要发生在枝叶较密的植株,大风吹枝叶,叶缘、叶柄和尖刺会擦伤或划伤果面形成风伤果。伤痕斑与蓟马危害伤口类似,但伤痕较深,发生位置不规则,受害部位平面粗糙或是凹状损伤。

风雨天气较多的地区,极易发生风伤果。

防治措施:伤口过深只能摘除,避免病菌入侵,并对风伤果部位进行适当修剪,有刺品种适当摸刺、剪刺,也可在果园周围种植防风林。

注意:蓟马为害、风伤果、白癞病、霜霉病导致的病果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05蜗牛

蜗牛属于爬行动物,爬至幼果表面,取食表皮,导致被害处表皮组织坏死,呈凹陷状,成熟后成为花皮果。

4-10月都有,最为严重的为6-8月份的雨热高峰期,同种类型的蜗牛常常会聚集一起成堆危害柑橘果树。

防治措施:1、树干上可以涂白(石灰水),树盘地下也可以撒石灰预防;2、可使用四聚乙醛在树根旁撒一圈,蜗牛已经开始上树为害时,可以喷四聚乙醛,效果更快些。雨后需要尤为注意,查看严防蜗牛上树。当然还可以适当养一些鸡鸭等家禽,减少蜗牛数量。

06砂皮病——砂皮果

柑橘砂皮病是柑橘树脂病的一种类型,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点状、线状、曲线状、环状或不定形的硬质小粒点,病菌浓度高时病状呈泥块状或泪痕状(泪痕状与雨水传播相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及果实外观,一旦发生,防治艰难。

柑橘砂皮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夏秋雨水多为发病高峰期,要注意防治。

防治措施:除了做好田间湿度管理之外,可以在不同时期采用药剂进行预防。

春梢萌发期: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谢花2/3: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幼果期:戊唑醇+代森锰锌;果实膨大期:氟环唑+嘧菌酯;秋梢萌发期: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冬季做好果树抗冻工作,避免造成伤口。

07锈壁虱——罗汉果

我们所说的“罗汉果”其罪魁凶手是锈壁虱,锈壁虱危害幼果,吸食表皮细胞汁液导致黑皮果,夏季7-8月锈壁虱发生高峰。锈壁虱的为害症状特点还是很明显的,也很容易辨别,但也有人将其与砂皮果混淆,请注意区分。

防治措施:锈壁虱的防治药剂有:阿维菌素、虱螨脲、哒螨灵、唑螨酯、藜芦碱等,将药剂进行互配效果更好,比如:阿维菌素+虱螨脲;藜芦碱+唑螨酯等。

同时喷药的时候也要合理轮换用药,降低害螨抗药性。

08红蜘蛛

红蜘蛛为害果实,会导致表皮失绿变白,没有光泽,像蒙上了一层灰。

防治措施:红蜘蛛的防治药剂可以参考锈壁虱,复配用药,杀成螨+杀卵剂,做到虫卵兼杀,注意轮换用药,同时注意打药时叶片的正反面都喷施到药液。

09溃疡病

溃疡病为害果实的症状:果实感病后,病斑木质化严重,且有中部凹陷龟裂,呈“火山口状”,部分品种病健交界处会有黄晕,跟叶片发病症状基本一致,有的品种病斑会更大一些。

防治措施:溃疡病是柑橘上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沃柑易染此病害,可以用铜制剂预防。常见的铜制剂有:喹啉铜、松脂酸铜、春雷霉素、大蒜素、王铜、氢氧化铜等药剂,溃疡病严重时可以用治疗性强的氢氧化铜或者王铜防治。

10疮痂病

疮痂病病斑多为黄褐色的木质化锥形瘤状突起,病果常伴随着果皮粗糙、果小、味酸、皮厚、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果实品质,5-6月为发生高峰期。

早期受害果,在果实膨大期时,瘤状突起会随果皮展开而逐渐平坦,变成白色藓状病斑。果实后期发病,病部果皮组织呈块状坏死,表现为藓皮状脱落,下面组织木栓化,皮层较薄,久晴骤雨易裂开。

注意:溃疡病与疮痂病容易混淆,请农户注意分辨。

防治措施:可用药剂进行预防:代森锰锌+苯甲·醚菌酯/戊唑·肟菌酯/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注意轮换用药,雨后注意及时预防。

11黑星病

柑橘黑星病也称为柑橘黑斑病,主要为害柑橘果实。黑斑为害幼果时,幼果期不显症状,若幼果发病严重会引起果实脱落。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在表皮开始出现病害症状,呈黑褐色小圆形斑;病斑四周微隆起,病健部明显,边缘出现暗红色或黑褐色,中央呈现灰褐色,并有许多黑色小粒,但不会引起果肉腐烂。

果实受害后根据病斑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黑斑型、黑星型和毒性型。

防治措施:代森锰锌、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等。注意以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病原菌在果实体内的扩展)和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果实免受病菌的侵入)组合使用。同时加强管理,减少果实伤口。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褐斑病、药害、日灼等也会引起的花皮果,对于褐斑病可以使用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预防,对于药害引起的病斑,可喷施天然芸苔素+叶面营养进行解药害,促进生长恢复。日灼可采用喷施石灰乳或及时套袋。

最后,提醒大家在病虫害防治上,一定要做到“防大于治”,有些病害一旦发生是无法挽回的,同时学会一定病虫害鉴别区分能力,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1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