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1259.html

癌症已成为高发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苦参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包括抗癌活性。本课题组对苦参碱的抗癌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苦参碱作为抗癌药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大等。为了优化苦参碱衍生物活性、扩大潜力底物筛选范围,本课题组基于药物拼合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合成出苦参碱衍生物余种,部分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此外,本课题组还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凋亡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王立升教授从苦参碱主要修饰位点及本课题组近年来合成的衍生物两方面进行了概述。

苦参碱的主要修饰方式包括单位点修饰、环修饰、成盐修饰及金属配合物修饰。其中以单位点修饰和环修饰报道居多。在单位点修饰中,苦参碱14、15-位修饰最为常见;而在环修饰中,苦参碱内酰胺键开环修饰最为普遍。此外,环修饰还有并环和缩阔环等修饰方法。本课题组对苦参碱的修饰基本集中在单点修饰和环修饰。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立升教授课题组用氢化钠、二异丙基氨基锂、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钠等3种强碱将苦参碱14-位拨氢,形成碳负离子,再与醛、酯、卤代烷等反应得到一系列苦参碱C-14衍生物。

敬德旺等以苦生碱为原料,通过三氯氧磷活化后与芳胺以成亚胺(席夫碱)的方式脱水缩合,得到苦参碱C-15芳亚胺衍生物。其中部分化合物活性较先导化合物有所提升。

李政以苦参碱为原料,分别与N-取代吡咯甲醛类化合物、N-取代吲哚甲醛类化合物进行Aldol缩合,得到吡咯甲烯基及吲哚甲烯基苦参碱衍生物。

梁鹏云等通过氢氧化钾水解苦参碱开环得到苦参酸钾,再通过SOCl2与甲醇或乙醇成酯,仲氮则通过氯乙酰氯和多种芳基哌嗪拼接,合成出系列哌嗪类苦参碱衍生物。

吴黎川等通过苦参碱开环后Boc保护氨基并进一步在羧酸与水杨醛类成酯并亲核取代-消除成为苯并-α-吡喃酮苦参碱衍生物,对肺癌抑制活性较好的化合物5i进行细胞机制研究发现其对肺癌细胞G1期阻滞,通过上调P27、下调CDK4和cyclinD1、减弱PI3K/Akt/mTOR途径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自噬减弱了5i诱导的增殖抑制,因此化合物5i具有开发为治疗肺癌药物的潜力。

梁跃辉等以苦参碱为原料,经水解开环、醇酯化、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含咪唑环的苦参碱衍生物并对该系列衍生物进行了活性测试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王浩东等以苦参碱为原料,经水解开环、重氮化、Fmoc保护等反应合成出系列噻唑类苦参碱衍生物,体外抗肿瘤实验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对单一细胞系的IC50为4.01μmol/L。

此外,王浩东等还以苦参碱为原料,经过碱性水解、12-Fmoc保护、重氮化、溴代、环加成分别得到四元环和七元环苦参碱衍生物。

吴黎川等以苦参碱为底物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吡喃酮苦参碱衍生物并对其抗肿瘤进行了评价,对抗肿瘤机制作出解释。

敬德旺等以苦参碱为原料,在强碱催化条件下,通过亚胺衍生物上的邻位氰基取代基与苦参碱C-14位碳负离子取代后脱水,得到系列并氨基喹啉苦参碱衍生物。

姜文泰以苦参碱为原料,经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环加成反应、酰胺化反应合成出系列嘧啶并苦参碱衍生物,体外抗肿瘤试验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与阳性对照药顺铂相当。

以上所列举的化合物对单一细胞系的IC50值均低于5μmol/L。构效分析结果显示,在苦参碱母核上引入萘基、噻唑、嘧啶环等结构可显著提高苦参碱抗肿瘤活性。

王立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新药的设计、合成和筛选;2、天然活性产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改造;3、手性药物合成。

编辑:唐宋、雷小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gj/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