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的十八反和十九畏原
图文编辑 杭州方回春堂 文字创作 一枝黄花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老百姓的疾病治疗和日常保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的老百姓使用过中草药或者中成药。久而久之,人们对中草药的使用也积累的一定的经验。 ﹀ 大家知道的“人参不能和萝卜同服”或者“生姜能减低生半夏的毒性”等知识,其实,这些说的都是中药的配伍关系,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有阐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相须:相须指的是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和芒硝配合使用能增强攻下泄热的效果。 (2)相使:相使指的是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能提高疗效。如茯苓配合黄芪使用,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 (3)相畏: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者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刚才说的生半夏的毒能被生姜减轻。 (4)相杀:相杀和相畏类似,如果上面说的是半夏畏生姜,那么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生姜能杀生半夏的毒。 (5)相恶: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和另外一种药物合用,能使原有功效降低,比如上面说的人参和莱菔子(萝卜子)的关系。 (6)相反: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者增强毒副作用。 ﹀ 《神农本草经》中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尤其是相反这种配伍关系,可能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临床上原则上是禁止配伍使用的。这里要提到的是,到了宋代,出现了畏、反使用混乱的情况,所以目前中药里公认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和“十九畏”,这里面的畏和前面说的相畏的含义是相悖的。换句话说,可以这么理解,“十八反”和“十九畏”都是我们临床上的配伍禁忌。具体来说,如下: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上面谈的是被中医药界普遍认可的中药配伍的十八反和十九畏,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中医药也在进行积极研究和探索,比如近年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配伍禁忌,也就是具有相反关系的药对,比如麝香和马钱子,延胡索和马钱子,槲寄生和乌头,罂粟壳和藜芦等等,都是我们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 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我们在薪火相传的继承中,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通过多普及和传播中医药知识,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识中医药,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本文为方回春堂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伙伴们,我们方回春堂有自己的口腔门诊部啦~ 皓瑞口腔门诊部是经杭州市政府批准,由方回春堂国医国药馆主办,由浙江大学医院牙科中心进行技术指导的具有先进设备、高尖技术、现代化管理的口腔门诊部,坐落在古墩路69号,欢迎小伙伴们来约喔!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jj/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2017执业药师考前模拟二十四
- 下一篇文章: 大数据分析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的解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