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湿疹的鉴别诊断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疹具有多形性,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常对称分布和反复发作。 一、病因病理 本病常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造成脾为湿热所困,复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湿”性重浊黏腻,病久又可耗血伤阴,化燥生风,故缠绵不已,反复发作。 二、鉴别诊断 1、以丘疱疹、红斑为表现 (1)、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在家庭及接触者之间传播流行。临床表现以皮肤柔嫩之处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瘙痒性结节,夜间瘙痒加剧为特点。 (2)、湿疹样药疹 (3)、慢性光化性皮炎: (4)、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病: (5)、类天疱疮:主要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和瘢痕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2、以暗红斑、斑块为表现 (1)、蕈样肉芽肿: (2)、恶性淋巴瘤 附湿疹的辨证论治: 1.、热重于湿型(相当于急性湿疹) 〔主症〕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起皮肤潮红焮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兼数。 〔辨证〕湿热内蕴,热盛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凉血。 〔方药〕清热除湿汤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白茅根30g, 生地15g,大青叶15g,车前草30g, 生石膏30g,六一散(布包)30g。 〔方解〕龙胆草清肝胆热,黄芩热肺热,白茅根、生地凉血清热;车前草、六一散利湿清热;生石膏清胃热;大青叶清热解毒。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苦参;大便干燥者,加川军。 2、湿重于热型 〔主症〕发病较缓慢,皮疹为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皮肤轻度潮红,有瘙痒,抓后糜烂渗出较多。伴有纳食不香、身倦等症,大便不干或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滑或弦滑或缓。 〔辨证〕湿热内蕴,湿重于热。 〔法治〕健脾利湿,佐以清热。 〔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 赤苓皮15g,生白术10g,黄芩10g, 栀子6g,泽泻6g,茵陈6g, 枳壳6g,生地12g,竹叶6g, 灯心草3g,生甘草10g。 〔方解〕赤苓皮、生白术健脾渗湿;黄芩、栀子苦寒泻热;泽泻、茵陈利湿清热;枳壳理气宽胸;生地、甘草、竹叶、灯心草清心利水。 3.脾虚血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 〔主症〕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有明显瘙痒,表面可有搔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缓或滑。 〔辨证〕脾虚血燥,肌肤失养。 〔治法〕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方药〕健脾润肤汤加减。 云苓10g,苍白术各10g,当归10g, 丹参10g,鸡血藤15g,赤、白芍各20g, 生地15g,陈皮6g。 〔方解〕云苓、苍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赤白芍养血活血;陈皮调中和胃,瘙痒明显者,加苦参、白鲜皮;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或党参。 局部治疗 1、红斑丘疹无渗出者,外扑止痒粉、六一散、松花粉。 2、糜烂渗出者,以马齿苋水剂、龙葵水剂湿敷,然后以植物油调祛湿散或新三妙散外用。 3、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不明显者,可用普连软膏、止痒药膏各半混匀或用大风子油、普榆膏。 4、慢性湿疹肥厚、角化、粗糙者,可用黑豆溜油软膏、稀释新拔膏或癣症熏药。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周涛:湿疹的鉴别诊断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北京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jj/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细菌性阴道炎的问诊要点及对症用药含联合
- 下一篇文章: 护士必记78种临床常用注射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