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性味归经及药对
车前子,中药名。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肺、肝、肾、小肠、膀胱经。利尿,清热,祛痰止咳,明目。《本草纲目》:“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本品性寒滑,肾虚精滑者忌用。因含多量的粘液质,故须布包入煎。 相关配伍 1、与木通、滑石、瞿麦等同用,可用于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 2、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可用于暑湿泄泻。 3、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可用于目赤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宜包煎。 禁忌:肾虚精滑者及孕妇慎用。 主治: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治暑湿吐泻 中暑受湿,致清浊升降失其常度而呕吐、泄泻交作,小便不利,发热,烦渴引饮,苔黄,脉滑数。 “消暑在于消湿去热”,故用车前子之甘寒,清暑热,去湿浊,伍以四苓散(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益脾消湿,六一散、炒黄芩、风尾草祛暑去热,藿香调理清浊,清水煎成。先用生姜擦舌,则能受汤药不吐,二日内见效。 治肾及膀胱湿热 车前子10g(布包),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各15g,干地黄、续断各12g,柴胡、黄芩各8g,陈皮、白芍各9g,甘草5g,水煎服。 治肾经湿热,久延不愈,腰酸痛,叩击更痛,尿黄而少,或尿频涩痛,肌肤微肿等症,慢性肾盂肾炎,亦可用之。 车前子12g,蒲公英、海金沙、忍冬藤各15g,瞿麦、萹蓄、苦参各10g,木通、甘草梢各6g,水煎服。 治膀胱湿热,小腹胀痛,尿频、尿急、尿浑浊、溲后尿痛等症。急性膀胱炎,亦可用之。 上述二方,疗效均较理想。 明目 车前子,利水而不伤阴,不同其它渗利药能伤津伤阴。原因何在?盖车前子只利水道、通尿窍,能固精窍,所以有强阴益精之功,明目之理亦在此。 我用车前子、熟地黄各12g,枸杞子、山萸肉各9g,菟丝子、桑椹子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或加大用量,研细蜜丸,每服6g,日3次,治疗肝肾亏虚,目昏生翳。只要耐心多服定有效验。 唐·张籍诗:“开州午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文君怜病眼,三千里外寄闲人。”可见其明目之效,由来已久。” 全草止血、止带下 车前草的根、茎、叶、子,俱有清凉收涩而又去污之效,善治因湿热蕴结,损伤阴络所致之漏下、尿血及月经期长;湿热下注所致的黄、白带下,中混粘丝或如腐膜,车前全草更有良效。 比较而言,根茎与叶,清凉化湿之性偏长(鲜草尤佳),子含多量粘液质,能使血液稠厚,止血止带作用较好,然都能去污泄浊。适用于妇科盆腔炎、阴道炎、子宫颈糜烂等疾病。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jj/3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佛门医学棉籽苦参葛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