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沛方证相对医案23一针一药
▲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 黄仕沛年出生,广东南海人。祖辈五世业医,年起连医院副院长、院长。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名中医”。 曾专攻仲景之学,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临床上擅长内、妇、儿科疾病,对中风、重症肌无力、脊髓炎等有独到疗效。 经方方证对应最关键、影响最大的就是经方家的医案,最早的方证对应医案是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就是90个医案,按照仲景条文来用方的医案,所以是方证对应最早的医案。近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曹颖甫的医案,还有岭南四大金刚(易巨荪、陈伯坛、黎庇留、谭星缘)的医案。研究《伤寒论》有很多不同派别,比如气化、五运六气等等,到临床还是离不开方证的。例如陈伯坛,他讲气化、升降的,但又不同于陈修园、黄元御,但是用起经方来还是方证,包括曹颖甫也是,曹诊一人“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后此人买舟到广东找陈伯坛,也是用炙甘草汤。所以曹氏说:“此仲景不易之法”。 ——黄仕沛 7月24日起我们将连载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方证相对医案。 何以初之时,我等未想到用此方 ——纳呆暴瘦案 吕某,男性,66岁。近10个月来,咽中如有物阻,吞咽不畅,进食明显减少,每日仅能进食米粥一碗左右,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25kg。医院行全身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年10月8日患者前来住院,求助于中医。 入院时见患者精神疲倦,消瘦,咽中如有物阻感明显,吞咽不畅,进食少。偶有咳嗽,咯痰,痰白质黏。无胃脘部疼痛,无嗳气泛酸,无腹痛黑便等。舌红,苔少,脉细弱。我等见其咽中如有物阻,予半夏厚朴汤加减:川朴20克(后下),法夏24克,茯苓24克,苏叶15克,生甘草15克,桔梗15克,诃子10克,玄参20克。水煎内服,日1剂。 服药3剂后症状未见减轻。患者及家属甚焦急,请黄师前来查房。黄师查房时见患者语声低弱,自诉吞咽不畅、咽中如有物阻感已有10个月,进食每次仅2汤匙,一日总量约一碗,多方求诊无效,形销骨立。言辞间流露出焦急之情。进一步追问,继诉十月前爱女去世,始觉咽中有物,不欲进食,常感头晕。但觉时有心悸,胸胁闷满,夜眠差。舌瘦红,无苔。黄师给予安慰与鼓励,并处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生龙牡各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柴胡24克,党参30克,大枣12克,桂枝12克,茯苓24克,法夏24克,五味子15克,黄芩15克,大黄6克。水煎内服,日1剂,共4剂。 服药后患者吞咽不畅感明显减轻,纳差有所改善,每餐可进食米饭1碗,已无心慌心悸。患者信心大增。再予服上方4剂,患者吞咽不畅感消失,胃纳已恢复至发病前,黄师继以炙甘草汤调治。嘱出院后门诊治疗继续调养。 10月29日门诊,见患者精神饱满,心情开朗。自诉食欲大增,体重较入院时增加4斤,谈笑自若,医院治疗未能获效,而中医竟能在短短半月间解决问题,感慨十分。仍与炙甘草汤酒水同煎,久服缓收全功。 [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说是我辈熟之不过的经方之一。但何以初之时我等未想到用此方?盖因当时只看重吞咽不畅,咽中如有物阻,而未作全面考虑,故只用半夏厚朴汤。而黄师却从“默默不欲饮食”、“悸”去考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文本无“默默不欲饮食”一证。但此方乃小柴胡变方。小柴胡汤本有“默默不欲饮食”一证。百合病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都同属精神症状。默默者,沉默寡言、沉默寡欢也,这类病者大多性情内向,且此例尚有心悸胸闷之证,已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是以黄师并不以“咽中如有物阻”为重,而径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收效甚速。 消瘦本多从“虚劳”考虑,况此例暴瘦50斤。确应考虑其“虚”的一面。但黄师先治郁结,后治其虚。盖此虚由郁起,不食,故营血大虚。此证非一般补脾胃、益气血可治。因舌红瘦无苔,乃是营阴不足之象。故黄师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用炙甘草汤以益阴养阳。 重剂起沉疴,须知病机药证 ——皮疹痴呆双手舞动案 利某,女性,84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数年前开始出现近事遗忘,但对答尚切题。曾行CT提示多发腔梗、动脉硬化。1年前不慎跌例致左股骨髁上骨折,长期卧床。3个月前因护理不当开始出现骶尾部褥疮,褥疮逐渐增大。1个月前开始出现双手不自主舞动。年12月17日因褥疮来我院住院。当时见其全身皮肤干燥开裂,两颧及双手潮红,全身散在红色皮疹,以下腹及骶尾、腹股沟区为主,骶尾部褥疮。予甘草泻心汤治之,处方:甘草30克,黄芩15克,川连6克,党参30克,大枣15克,干姜6克。4剂无效,皮疹有增无减,两颧及双手通红。 12月20日黄师查房,见其双手十指型似兰花,撮空舞动而无休止,结合本患者高龄,长期卧床,既往提示多发腔梗、动脉硬化,近年有认知功能下降,1个月前开始出现双手不自主舞动的病史,考虑此乃血管性痴呆引起的行为异常。患者虽有褥疮、皮疹,无明显渗液,非甘草泻心汤证也。全身皮肤干燥开裂、两颧及双手潮红,一派阴津亏耗之象,故当以大剂量生地黄治之。以百合地黄汤、更加苦参。处方:百合45克,生地黄90克,甘草30克,苦参15克。4剂,两颧及双手潮红稍减轻,双手舞动有所减少。 12月25日考虑皮疹已明显减少,遂专任防己地黄汤,予处方:防己24克,生地黄90克,甘草30克,防风24克,桂枝12克。4剂,两颧及双手已无潮红,双手无不自主舞动、皮疹亦明显减少。诸医皆称奇,对黄师用药之神效心悦诚服。 黄师曰:“仲景治疗精神异常多使用大剂量的鲜地黄,百合地黄汤用生地黄汁1升、防己地黄汤用生地黄2斤就是其中代表方。患者一派阴津亏耗之象,使用鲜地黄更为合适”。 [按] 百合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百合病的精神症状表现复杂多变,“如有神灵”。该方组成: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治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组方: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上四味,以酒一盅,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两方均主治精神异常之证,均用生(鲜)地黄,故黄师认为防己地黄汤可治中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本案与卢某嘴巴不自主抖动案、梁某左侧上下肢不自主舞动案均属津亏液枯,妄而不能自持,犹后世之阴虚风动也。黄师均以防己地黄汤为主而收奇效。个中遣药之趣,可前后互参。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jj/4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词解说方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