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参的区别与功效
说到调理进补 不少人日常都会用到各种“参” 人参、太子参、西洋参、党参、红参…… 面对品种如此繁多的“参” 大家真的清楚它们的区别吗? ——为了让大家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合的“参”,今天,康小心特别整理了11种常见“参”的区别详解。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人参 人参,五加科植物,因生长似人形而得名。我们会根据其生长地域、炮制方法不同而冠于不同名称,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人参到底有什么区别。 01产地区别 产自东北各省的人参,也称吉林参。根据生长地方的不同,此类人参又分为野山参和园参。自然生长于深山为野山参,人工栽培的为园参。 产自朝鲜的人参,称为朝鲜参、高丽参、别直参。根据生长地方的不同,高丽参也有园参、野山参和移山参(由野山参幼苗移植到参地进行人工培育者)之分。 02炮制区别 生晒参:由园参经栽培6~7年后,洗净晒干而成。 白参(糖参):新鲜的园参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出晒干而成。 红参:将园参蒸熟晒干或烘干而制成。 03功效区别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高丽参:抗疲劳、提高免疫力。 生晒参:以补气作用为主,尤适合于气阴不足者。 白参:功同生晒参,但作用较弱。 红参:药性偏温热,具有补气温阳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的患者。 二、太子参 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小儿也可服用,是难得的清补佳品。 要点区别太子参vs人参 补益之力远不如人参,更无大补元气之功,以益气生津为主,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 太子参vs西洋参 太子参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弱于西洋参,且无清火之效。 三、西洋参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 功效: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休克、提高思维、改善记忆、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对机体起到整体的调理效果。 要点区别西洋参与人参为同一科属。 人参微温,重在补气,复脉固脱。 西洋参性寒,主养阴、清热。 四、东洋参 东洋参其实是牛蒡,自古以来,它就是我国百姓药食两用的蔬菜。 功效:经常食用牛蒡,可防止人体过早衰老,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肠蠕动,清除体内毒素。长期食用,补肾壮阳。 现代药理学研究: 牛蒡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及抗菌的作用。 五、党参 党参虽不同于人参,属于桔梗科植物,但功效与人参最为相近,皆有补气、生津、益气等功效,常作为人参的替代品。 要点区别人参性温,补气力强,多用于气虚欲脱的危重证候。 党参性平,价格较人参廉价,能补中益肺,用于气虚及气血两亏,气津两伤的轻证。 六、明党参 党参和明党参是常用中药材,因名称仅一字之差,很容易引起认识及临床使用上的混淆。 要点区别党参性味甘平,侧重于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明党参性味甘凉,具有益气、生津、润肤、祛痰之功效,侧重于润肺化痰、和胃养阴,除作药用外,亦作保健食品。 有很多人都误以为参都是有补益功效的,其实不然,有很多中药,虽然也叫参,但它的功效和我们常说的人参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以下这些: 七、丹参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适应症:适用于血瘀、血热、血瘀兼热或血热兼瘀所致的各种病证,尤为妇科、内科及外伤科证属血瘀兼热者所常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有抗氧化、抗感染和抗肿瘤的作用。 八、苦参 功效: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驱风杀虫、止痒安神。 适应症:为历代中医治疗多种皮肤病所推崇。 现代药理学研究: 有抗炎、抗癌的作用,可治疗慢性肝炎、肝损伤和肝纤维化。 有明显的镇静、催眠及抗炎抑菌等作用。 九、玄参 (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 功效:滋阴降火、润燥生津、消肿解毒。 适应症:温热病导致的烦躁、夜寐不安,身体出现斑疹,失眠,以及咽喉肿痛问题。 现代药理学研究: 抗炎和抗病毒。 降压、抗血小板凝集和降血糖。 对脑血管损伤有保护作用。 十、沙参 功效:沙参有南北之分,均具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虚劳久咳、咽干喉痛等证。 适应症: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南沙参性味甘,微苦,凉;北沙参性味甘,苦,淡,平,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现代药理学研究: 南沙参祛痰、强心作用较明显。 北沙参有加强呼吸、升高血压的作用。 十一、紫参 紫参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寒山区,营养价值极高,是消除人体高山高原反应的最佳药物。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 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jj/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滋补季节12种参的区别功效,太详细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