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什么水果?是随处可见的苹果、橘子、柚子、葡萄,还是那些更加昂贵的山竹和牛油果?番茄究竟是水果还是蔬菜?水果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更好?

我们常常听到“多吃水果”的忠告。在减肥的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是我们相亲相爱的伙伴;也曾期待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实现“车厘子自由”。人们对于水果的嗜好是永无止境的,从水果产生的问题总是或多或少地引起过我们的好奇心。

谁能想到芒果、开心果、油桃、西瓜、海枣等改变美国人饮食结构的食物都是由一个人倾其一生引进的?

也没人会想到在20世纪来临前,一位植物学家会给美国人的餐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把这类人称作“食物间谍”,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食物间谍”就是戴维·费尔柴尔德。

如果你对费尔柴尔德感到陌生,没关系,这份费尔柴尔德的朋友圈不完整名单一定能让你对这位专攻植物引进的吃货产生足够的好奇心。

他是电话发明家贝尔的座上宾,后来迎娶了贝尔的女儿

他曾与包括罗斯福在内的多位美国总统亲切交谈

莱特兄弟曾到他的府邸观赏樱花

爱迪生喜欢听他讲述关于旅行的故事

……

除了拥有羡煞旁人的社交圈子,这位并不“典型”的植物学家也是一个顶级的情话高手。在给爱人的信件中,他这样说道:

我试图自欺却根本没用——每过一天,你的形象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次数似乎就越多。一整天,阴云和天空映衬下的树枝是唯一值得观看的美丽景象,你的形象如此充分,如此真切地显现在这些美丽景象之中,我无法用语言向你描述。

——节选自《食物探险者》

费尔柴尔德的妻子玛丽安

“在探险中偶尔研究植物”用来形容费尔柴尔德最为合适不过了。他年轻时任职于美国农业部,十足的“体制”内官员,因为一笔突如其来的巨款点燃了他埋藏心中多年的探险火苗,而后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世界各地为美国搜寻不同的植物。他长眠于花园里那棵来自爪哇岛的榕树下,仿佛是一位迷恋探险的植物学家最好的归宿。

费尔柴尔德引进的植物

费尔柴尔德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吃货。但他不是一味地寻觅自己钟爱的美食,而是不畏艰险、远渡重洋为自己的国家引进有价值的植物。

费尔柴尔德一生到过50多个国家,为美国引进了成千上万种植物。意大利的无籽葡萄、克罗地亚的甘蓝、巴伐利亚的啤酒花、伊拉克的海枣、中国的桃子、智利的鳄梨……

正是这位真正的吃货,决定了当代美国人餐桌的饮食都由哪些食物构成。

点击图片可购买《食物探险者》

不过,植物引进的历程并不总是令人兴奋的,它涉及到整个生态安全的问题。

附着在植物上的小虫子就足以引起生物入侵的大问题。如今盛开在美国的樱花,由他引进时就曾经历一波三折,差点演变成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外交事故!

而这位吃货跌宕起伏的食物引进史,汇成了我们今天隆重地为你推荐的这本《食物探险者》。

《食物探险者》是一部记录食物引进的人物传记。

如果说以往的传记类图书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科普类图书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的话,那《食物探险者》可以说是今年读起来最有趣的科普类传记了。

优秀的科普类传记有两大创作群体:一类是有文学才华的科学家;另一类是科学新闻记者,或科学报告文学作家。

作者丹尼尔·斯通是一位科学新闻工作者,先后担任《新闻周刊》驻白宫记者、《国家地理》特约撰稿人。写作《食物探险者》,他采用的是散文式的叙述方式。全文充满了小说式的悬念设置。能够让你始终保持阅读小说般的好奇去吸收关食物的科学知识,而完全不必担心以往读不懂科学著作的问题。

《食物探险者》作者丹尼尔·斯通

除却食物的趣味历史,探险是这部科普散文最吸引人的元素。如果你有过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食物探险者》一定是你追梦路上不能错过的佳作。主人公费尔柴尔德一生到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香港到斯里兰卡的轮船上,他感染风寒,与死神擦肩而过;在马来群岛,他曾与原始部族的首领进行过“谈判”;70岁的他还乘船和妻子到东南亚采集热带植物。

费尔柴尔德在广东引进优质柚子时拍摄的照片

阅读《食物探险者》,仿佛搭乘着19世纪的轮渡,前往广州品尝皮薄肉甜的柚子、东南亚硕大多汁的山竹果、观赏盛开在日本横滨的樱花、探寻伫立在大洋洲的无人小岛、发一条以威尼斯游船为背景的朋友圈。

《食物探险者》在美国上市以来,不仅获得了诸多权威媒体的倾情推荐,更斩获了图书业一系列重要奖项。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撰稿人畅销作

年美国园艺学会图书奖

美联社、史密森尼学会杂志、《纽约时报》等权威媒体联合推荐

让我们一起翻开《食物探险者》,开启一场关于爱和浪漫的食物探险历程吧!

推荐《食物探险者》的五大理由

一说起科普类图书,恐怕就要吓走不少曾被数理化支配的读者了。

《食物探险者》却致力为文科生带来最好读的科学知识,是一部每个人都能读懂的科学著作!散文风格的叙述方法风趣幽默,让每一个对食物、对全球探险感兴趣的读者都能够沉醉其中。

小时候,父母带着我和姐姐去了夏威夷,原因就是,父亲想让我们“开开眼界”。我吃了整整两个菠萝,随后肚子疼得要命。胃里好像转入了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有时候,母亲在家里为我削芒果吃,她常把扁平果核两侧的果肉削下来。她在石头上不停地把果肉削切成小片,我就在一旁不停地吃。让我明白了洁牙线价值的,不是牙医,而是芒果。

——节选自《食物探险者》

当代科普面临的重要的问题是“大众很难理解科学成果,而且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也很难理解彼此的成果”。

一部优秀的科学著作既要确保科学知识的正确性,又要文笔不凡,绝不能是学科术语的大量堆砌。《食物探险者》通俗易懂,又极具文采,文科生再也不用担心读不下去啦!

是谁将第一台冰箱引入斐济?

是哪个国家最早发现夏威夷群岛?

中国为美国输送了哪些优质水果?

日本樱花为何盛开在华盛顿街头?

可口可乐究竟都有哪些秘密配方?

草莓的果肉为什么会是红色?

……

《食物探险者》中包含着无数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冷知识,阅读这本《食物探险者》能够为你一次性补齐关于植物的冷热知识,全角度揭示关于食物的前世今生。

当代最受欢迎的科学家,恰巧是那些能够从普通大众的视角出发以一种有趣的角度解读科学的人。诸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朱利安·赫胥黎、理查德·道金斯就因其行如流水般的写作风格承担了启蒙大众的任务。

《食物探险者》的作者丹尼尔·斯通就是这样一位兼具科学严谨性与文学文艺性的科学新闻工作者。他曾担任过《新闻周刊》驻白宫记者,目前主要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他的写作题材涉及食物、农业和植物学,写作语言精简凝练,字里行间充满了想象力,这也正是科学散文的魅力所在。

《食物探险者》作者丹尼尔?斯通

《食物探险者》既包括了严谨的食物进化史,诸如牛油果、无籽葡萄、柠檬、芒果等水果的引进史和改良过程,也不乏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奇闻轶事。什么样的美人能赢得植物学家的倾慕?为何有的探险者在植物引进的道路上抑郁而死?作者都将以生动的的笔触为我们娓娓道来。

《食物探险者》绝不局限于叙述美国餐桌上的食物引进史,更精彩的是它在全文都贯穿了当时世界上极重要的的历史事件,涉及世界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明进程的各个方面。

阅读《食物探险者》既可以带你从植物学家的视角重新解读那些你耳熟能详的世界历史:

苏伊士运河带来了哪些重要意义?

马克吐温笔下美国的“镀金时代”是怎样的面貌?

莱特兄弟如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麦金利总统为何会在世博会展厅遭到枪击?

……

也可以让你在阅读中收获许多不为人知的奇趣知识,从多个维度更新你对历史的认识:

报业大亨赫斯特、普利策与圣地亚哥战役有什么关系?

水果在美国选举与领土扩张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谁最先发现了夏威夷岛?

美国啤酒业因何衰落又如何振兴?

……

《食物探险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关于植物引进的科学知识,它还就能带你走进19—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换个角度俯瞰历史,结果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当你拿到《食物探险者》实体书时,一定会被它诚意满满的页数与极具美感的封面设计所征服。《食物探险者》原版的封面早已吸入了一大波粉丝,而中文版通过对图书内容的充分考量之后再设计了中文版本的全新封面。多页的总页数力求提升你的阅读体验,让你读得足够过瘾!

《食物探险者》美国版封面

《食物探险者》中文版封面点击可购买文章来源

广西师大出版社作者丨蔡丹枫走进书适圈30万图书,每满减50点击图片,直达会场▼↓戳·阅读原文·好书马上为您奉上点击·在看·保持好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jj/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