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腾讯道学文/琬容

月亮在道教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天师道中就将日月星并称为三光,月亮不仅是大自然中阴性与母性的象征,也被应用在了道教的内丹修炼之中。

修炼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因素

天人合一是道教的核心思想,这一观念也贯穿在道教的养生术之中,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时间、空间以及作为主体的人这三者都需要恰到好处才达成修炼的目的,其中空间因素往往最为人们重视,从六朝时期开始就不断有修仙访道之人前往深山茂林隐居,寻找洞天福地作为最佳的修炼场所。

寻找最佳的修炼时机另外时间因素也尤为重要,我们在六朝上清派的道书之中反复能够看到对存思时间的要求,并且自唐代以来,伴随道教的内丹养生技术的发展与中秋岁时传统的形成,中秋之夜越来越被认为是修炼的一个大好时机。中秋之夜为何是修炼的大好时机唐人崔希范的《入药镜》是早期内丹修炼的重要诗文,全书以三字为一句,短短字包涵了重要的丹道原理,精、气、神为炼丹大药,心火内照,能见五脏六腑,是为镜。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元末明初全真道士混元子王道淵与明代文人李攀龙对本诗做注。其中对“天应星,地应潮”一句做注:“天上三奇日月星,斗枢昼夜运天经,毫厘进退无差忒,正应金丹火候灵,中秋月魄十分圆,金旺潮洪出海门,内外与潮相应处,自家眞气正朝元”,以此来说明内丹修炼需要与天上星辰运转与地上潮汐变化相顺应,其中中秋时节月亮最圆能够发挥的效果也最大需要好好把握时机。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道教南宗初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在多篇诗文中也说明了类似诀窍,如说《修真十书悟真篇卷》中《绝句六十四首》的第二十九首:“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叶士表注释说“太阴月月圆满,惟八月十五最明者,太阴极也。月为金,金旺於酉,阴极阳生,故久进火也,象日中亥末子初之时。”

至阴向阳转化是内丹修炼的关节点宋代以后道教从早期的阴阳平衡观念转变为在内丹修炼中对“阳”的推崇,而中秋节之时的月亮最大最圆,是至阴的象征,而至阴之后又是向阳的转化,所以是内丹修炼中的一个关节点,需要修炼者悉心把握。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1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