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奈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
山奈,这一味中药材,拥有着多个别名,如三奈子、三藾、三柰、三赖、沙姜、山辣等,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性味归经属性,使其在中医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味辛而性温,归入胃经,山奈凭借其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成为了治疗胸膈胀满、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饮食不消等病症的得力助手。而在用法上,山奈同样表现出色,既可内服煎汤,也可入丸散,还可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甚至可以搐鼻使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注意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应避免服用山奈。 .来源山奈,这一中药材,来源于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ngaLt的干燥根茎。通常在2月至次年3月间进行收获,选取经过两年生长的根茎,经过清洗、剪根、切片等工序后,再以硫黄熏制一天,最后铺晒于竹席上自然晒干。整个过程需格外小心,避免使用火炕烘干,以防色泽变黑、香气减弱。 2.性状山奈的根茎切片通常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范围在-2厘米之间,厚度为2-5毫米,有时可见2-3个根茎相连。其外皮呈现皱缩状态,颜色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并可能残留有根痕和须根。而切面则是类白色,富含粉性,有时会略凸起,被称为“缩皮凸肉”。整体质地坚硬而脆,容易折断。闻之,山奈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品尝时,其味道辛辣。品质上乘的山奈应具备色泽洁白、粉性充足、香气浓郁、味道辛辣的特点。 3.治心腹冷痛将山奈、丁香、当归和甘草等量研末,加入醋和面糊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酒送服。(《濒湖集简方》) 4.治风虫牙痛将肥皂去瓤,内入山奈、甘松各三分,花椒和盐适量,填满肥皂,用面包裹,炼至红色,研成细末,每日用以擦牙。(《摄生众妙方》) 5.麝香一字散(《海上方》)治各种牙痛:取山奈子二钱,用面裹后煨热,再与麝香半钱细末混合,每次取适量,口含温水,对准牙痛处一侧鼻孔内搐入,然后漱口吐出即可。 6.六味安消散六味安消散,由土木香、大黄、山柰、煅寒水石、诃子及碱花精心配制而成。此药兼具和胃健脾、导滞消积及行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及痛经等症状。孕妇需忌服。服用时,每次取.5~3g,每日2~3次,口服即可。 7.四味土木香散四味土木香散,包含土木香、苦参(去粗皮)、珍珠杆(去粗皮、心)以及山柰,经过精心粉碎和混匀,呈现出黄白色的粉末状态,散发着香气,口感极苦微辛。此药主要用于治疗瘟病初期的发冷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及胸胁作痛等症状。服用时,每次取2.5~3.6g,每日服用2~3次,水煎后口服即可。 8.《得配本草》山柰,亦被称为三柰,其性味辛温,能入足太阴经,具有温中散寒、辟除恶气的功效。它常被用于治疗心腹部的冷气疼痛、寒湿引发的霍乱,以及风虫所致的牙痛。当与丁香、当归、甘草等药材配伍时,其治疗心腹冷痛的效果更为显著。 9.《本经逢原》山柰,其性味辛温且无毒,拥有独特的芳香。它能入阳明经,温暖胃部,有效辟除瘴疠恶气。对于心腹部的冷气疼痛、寒湿引发的霍乱,以及风虫所致的牙痛,山柰都能发挥其治疗作用,这都归功于它所具备的芳香正气之力。 0.《本草易读》山柰,其性味辛温且无毒,不仅能温暖中焦以辟除恶气,还能止住霍乱、消除寒气。对于心腹部的冷痛,以及由风虫引发的牙痛,它都能发挥出色的治疗作用。这种独特的芳香正气,使得山柰在中药领域中独树一帜。 此外,山柰的用法也颇为多样。例如,对于各种牙痛症状,可以采用面包煨熟后加入少许元香,研成粉末,然后根据牙痛的位置塞入鼻孔或口含温水漱口,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同时,它还可以与鹰屎、密陀僧、蓖麻子等研匀后,与乳液混合,在夜间敷面以去除雀斑。对于心腹部的冷痛,山柰则可以与丁香、当归、甘草等一同制成醋丸服用。 .《本草求真》山柰,其气味芬芳,专入胃经,具有显著的暖胃辟恶功效。无论是因邪气导致的心腹冷痛,还是寒湿引发的霍乱,甚至是风虫牙痛,山柰都能发挥出色的治疗作用,效果显著。在古代医方中,山柰常被用于制作各种药剂,如山柰为末铺纸卷烧后吹入鼻内可止牙痛,用肥皂配山柰、甘松等研末擦牙可去牙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若非湿秽所致诸症,则不宜妄用山柰。此外,山柰还广泛用于合香药物中,其根叶与生姜相似,为中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 2.《本草正义》山柰,在李氏的《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辛温之性,能够温暖中焦,驱散瘴疠恶气,对于心腹冷气痛和寒湿霍乱等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其独特的辛温芳香,使得它在辟寒行气方面与砂仁、蔻仁等药材相似,因此,在治疗上也有着类似的效用。此外,山柰还常被用于治疗风虫牙痛,能够引领阳明经脉,与甘松一同使用,显示出其作为引经药的独特作用。然而,对于阳明风火的治疗,单凭山柰可能效果有限,需要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13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探究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合理性及实际
- 下一篇文章: 常用中药之最补血补脾提高免疫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