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苦参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 我国各地均产。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芦头、 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1、用于湿热所致的黄疸、泻痢、带下、阴痒等证。 本品能清热燥湿。治黄疸,常与山梔、龙胆草等同用;治泻痢,可单味煎服,或与木香、甘草同用,即香参丸;治带下黄色稠粘及阴痒,多与黄柏、白芷、蛇床子同用。近年用治阴道滴虫病有良效。 2、用于皮肤瘙痒、脓疱疮、疥癬、麻风诸证。 本品能祛风止痒,杀虫。既可煎服,又可外用。如煎汤浴洗,治皮肤瘙痒、脓疱疮;配枯矾、硫黄制成软膏,涂治疥癣;同大风子、苍耳子配伍,可用于麻风。 3、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灼热涩痛之证。 本品有显著的清热利尿作用。单用或与蒲公英、石韦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药同用。若配伍当归、贝母,即当归贝母苦参丸,可用于妊娠小便不利之证。 3~1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苦寒之品,凡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 中药苦参 《别录》:“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 ——西汉?刘向 《药性论》:“赤癞眉脱。” ——唐?甄权 《本草经百种录》:“专治心经之火,与黄连功用相近,但黄连似去心脏之火为多,苦参似去心腑小肠之火为多。” ——清?徐大椿 《神农本草经》认为苦参: 苦参,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一名水槐,一名苦识。生山谷及田野。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苦参,味苦,寒。主心腹间有邪气郁结,癥瘕,能消除积聚,黄疸、小便淋漓不尽,还能逐除水湿,消除痈肿,补益内脏,使眼睛明亮,治疗泪流不止。又叫水槐、苦识。生长于山中深谷处及田野上。 苦參 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清乙木而殺蟲,利壬水而瀉熱。 《金匱》苦參湯,苦參一斤。煎湯熏洗。治狐惑蝕於下部者。以肝主筋,前陰者,宗筋之聚,土濕木陷,鬱而爲熱,化生蟲?,蝕於前陰。苦參清熱而去濕,療瘡而殺蟲也。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在當歸。用之治姙娠小便難,以土濕木陷,鬱而生熱,不能泄水,熱傳膀胱,以致便難,苦參清濕熱而通淋澀也。 苦參苦寒之性,清乙木之瘀熱而殺蟲?,瀉壬水之熱澀而開癃閉。其諸主治,療鼻齆,止牙痛,消癰腫,除疥癩,平瘰癧,調痔漏,治黄疸、紅痢、齒衄、便血。 中医经典送书 10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5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病案分享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纯中草药
- 下一篇文章: 小郎中学医记第四十三章苦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