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0.html

1大豆病害

1.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

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还可用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等大豆种衣剂拌种,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适乐时mL乳油加20%陳普降40mL或2%菌克毒克mL/hm?拌种子kg。

1.2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开展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倍液、58%甲霜灵锰锌倍液或80%大生―M倍液、75%百菌清倍液进行喷雾。上述药剂应注意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1.3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茎、荚及种子。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子叶上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天旱时病情扩展缓慢,低温多雨时,病害扩展到生长点,病苗枯死。

防治方法: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并要经常监测各地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病品种;b.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越冬菌量;c.注意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种植;d.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剔除病斑种子;e.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d.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病。防治方法:根据田间病情发展及气象预报,在结荚和鼓粒期喷药,以控制籽粒病害。常用药剂:多菌灵胶悬剂(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等。

1.4大豆根结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危害大豆根系,破坏根组织。被害根生长受阻、腐烂,病株地上部萎黄、矮小,严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该病属侵染周期长、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当增施粪肥。药剂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或硫磷4.5~6.0kg/hm?等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可控制种苗期线虫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护主根。

2大豆虫害

2.1大豆豆荚螟。豆荚螟的危害症状与大豆食心虫相似,但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脱荚孔圆而大。应贯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把其控制在蛀荚为害之前。x种抗虫品种,也可采用大豆与玉米间作。在成虫盛发期可用1.5%甲基对硫磷剂22.5~30.0kg/hm?,喷粉灭蛾;在卵孵化盛期用90%晶体敌百虫0倍液,50%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0倍液喷雾防治;在幼虫脱荚入土前可在地表喷药,毒杀幼虫,用90%晶体敌百虫倍液、50%硫磷乳油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0~倍液喷雾防治。

2.2大豆蚜虫。蚜虫发生量大时,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要在苗期或蚜虫盛发前防治,当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虫3~5头,即应防治。提倡选用1%苦参碱2号可溶性液剂倍液或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0倍液、2.5%鱼藤酮乳油~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1%阿维菌素乳油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00倍液、5%增效抗蚜威液剂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倍液。抗蚜威有利于保护天敌,但由于蚜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使用。

2.3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10%~20%,严重时可达30%~40%,甚至可达80%,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把农业丰产栽培措施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大面积轮作,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成虫产卵高峰期叶面喷洒菊酯类农药,利用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成虫。可用2.5%功夫乳油mL/hm?、15%来福灵乳油mL/hm?、20%速灭杀丁乳油mL/hm?等防治。于成虫产卵盛期按30~45万头/hm?的放蜂量放赤眼蜂1次,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如增加放蜂次数,还能提高防治效果。

3大豆主要杂草害

杂草危害是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马齿苋、狗尾草、野燕麦等。马齿苋为一年生肉质草木,全体光滑无毛,生命力极强,被铲掉的植株曝晒数日不死,植株断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根成活。狗尾草为一年生草本,成株高20~cm,杆疏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上升,幼苗鲜绿色,基部紫红色,除叶鞘边缘具长毛外,其他部位无毛。

野燕麦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成株高30~cm,茎直立、光滑,靠种子繁殖。在播种前应将与大豆种子混在一起的杂草种子进行认真清除,小麦与大豆轮作,前茬小麦播前进行深翻,可深埋杂草种子。可用10%喹禾灵乳油~mL/hm?对水kg喷雾防除。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用5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g/hm?对水kg进行土表喷雾,或50%乙草胺乳油mL/hm?,对狗尾草和野燕麦防除效果好。

: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