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多例混合痔手术,重温杨向东医生对
杨向东医生痔病学术思想研究作者:屈景辉医院杨向东医生在痔病的生理与病理、诊断与治疗、术后并发症调理、痔病预防等方面均有极为丰富的学术思想,值得深入研究。杨向东医生是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从医3O余年来,在长期的肛肠专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人侍诊左右,亲聆教诲,揣摩老师对痔病的认识和诊治痔病的临床经验与心得体会,深受教益。现将杨向东教授痔病学术思想整理总结如下,以飧同道。1主张“痔”不等同于“痔病”的概念痔的概念在中国古代被描述为“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痔。人体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于肛门边生也。”中医将其称为痔核,西医将其称为肛垫。杨向东教授认为痔是人体的一个正常的组织结构,人人都有。痔位于人体直肠末端,其主要组织结构是动脉、静脉、动静脉吻合支、粘膜、Treitz肌、结缔组织等。其功能不仅是人体消化道排出口的重要辅助结构,通过其血液的量的调整,参与肛门的节制功能,起到肛门密闭不溢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套非常重要的感觉装置,能准确辨别出某一时间内人体直肠内容物的性质,比如固体粪便、液体粪便以及气体等,从而将信息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体做出相应反应。所以这个结构是人体与生俱来,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装置,其重要性如同水龙头连接处的橡皮垫圈,正是由此水龙头才不至漏水。痔病是当痔核因各种原因导致损伤而使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时对该疾病的称谓。此是近10年来西医专家提出的概念,认为痔核发生病变就发展为痔病,而在我国几千年以来,一直称其为“痔疮”,没有发生病变的痔称为痔核,当出现症状时称为痔疮。尤如各种原因导致水龙头连接处的垫圈损坏而出现滴水、漏水现象一样,痔病或痔疮的发生也是在诸如过食辛辣厚味、不讲究清洁卫生、排便粗暴用力等诱因作用下使痔核组织结构受损害从而引起人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最终痔核发展为痔病或痔疮。2阐明各期痔病出血的特点杨向东教授认为,痔病的出血特点是早期轻型痔病易出血,中、晚期痔病很少出血,但中、晚期痔病一旦出血则为大量出血,表现为便时滴血、喷射状出血,这种出血的本质和早期完全不同,早期出血是炎症导致粘膜糜烂渗血,晚期出血是因为损伤导致血管破裂而出血,其出血量大,甚至很快使人体血红蛋白下降引起重度贫血。3.提出全新的痔病发生机理——退变学说在医学界对于痔病的发病机理至今没有得到完整的解释。但杨向东教授认为痔病是直肠末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即衰老退变。综合归纳起来,退变学说主要包括:(1)血管的改变:直肠动脉血供丰富,这种丰富的动脉血供是先天性的,从始至终都是一致的,而静脉回流相对不足,人体的静脉回流血管在生命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逐渐处于松弛状态,所以虽然动脉血液的供应没有发生变化,但静脉回流不足,从而在直肠下端形成了迂曲、扩张的静脉团,从而形成痔病。(2)组织的退行性改变:直肠的部分肌肉、结缔组织、粘膜发生变性、断裂而出现从上到下的脱垂,这种退行性改变,不仅仅局限在直肠末端,而是直肠从上到下的一个整体改变,所以表现为整个直肠粘膜与粘膜下层组织的粘连与固定的分离。综合归纳起来,痔病的发生是直肠组织器官的一种退行性改变,这种改变犹如人在年老时面部出现皱纹。4.探究肛门直肠三大敏感性,指导肛肠疾病诊治肛门直肠是人体非常特殊的结构,杨向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提出了肛门直肠的三大特征:(1)神经分部非常丰富,所以感觉、痛觉非常敏感;(2)肛门直肠的生理反应非常强烈,所以在心理上非常敏感;(3)肛门直肠的功能非常精细,稍有小恙,即使米粒大小的病灶,均会影响它行使正常的功能。肛门直肠特有这种敏感性是人体其它任何部位均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所以当肛门直肠发生疾病时,不当的治疗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折磨。5以人为本——提倡全程无痛治痔病5.1将静脉全麻引入痔病手术传统痔病手术中及术后的剧烈疼痛常使许多痔病患者“闻手术色变”,甚至形容术后第一次排便像“排碎玻璃一样”。惧痛心理妨碍了患者及时就医,造成病情延误、复杂化甚至有部分病情发生癌变。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更强调关心病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6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神奇柏盛堂黑龙江珍尔康
- 下一篇文章: 苗疆奇痒灵功效和作用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