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tslf/
丸剂

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分成小粒后再用温开水送服,若水丸质硬,可用开水溶化后服。此外,部分中成药丸剂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效;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

散剂、粉剂

一般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药汁送服,也可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但对于温胃止痛的散剂,如胃活散,不需用水送服,直接舔服即可,以便药物在胃中多停留一些时间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服后一小时再饮水为宜。

膏剂

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黏喉引起呕吐。如八珍益母膏。

颗粒剂

颗粒剂(冲剂)宜用温开水冲服;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可溶型、混悬型和泡腾型。在服用混悬型颗粒剂时,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但对于泡腾型颗粒,只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冲服。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糖浆剂、口服液

可以直接服用。如急支糖浆、清热解毒口服液。

片剂

一般均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咀嚼片,应嚼服,四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含片因需含服,婴幼儿也不宜服用,以免气管被卡住,如草珊瑚含片。此外,凡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均不宜掰开服用。

胶囊剂

宜用温开水送服。如血脂康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消栓肠溶胶囊。

气雾剂

将药物喷雾直接吸入,主要用于止咳平喘或开窍醒神。切忌口服。如复方丹参气雾剂。

胶剂

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单独服用时,均可加黄酒或糖、水,隔水加热使之溶化(又叫烊化)后服用。

茶剂、饮剂

需用沸水泡汁,频服代茶饮。

外用

除少数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外用中成药同样因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外用法。

中成药散剂

①撒敷法: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再用消毒纱布或外贴膏固定,达到解毒消肿、提脓去腐、生肌敛疮的功效。如生肌散、珍珠散等。

②调敷法:用茶、黄酒、香油等液体将药粉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如用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取茶叶解毒消肿之效;用黄酒调敷七厘散、九分散等。

③吹敷法:将药粉装入硬纸筒中吹到患处,如用冰硼散吹敷治口腔糜烂、牙龈肿痛。

中成药油膏剂、水剂

多采用将药物直接涂敷于患处。如紫草膏、獾膏等。

中成药膏剂

橡胶膏直接贴敷患处,如伤湿止痛膏;黑膏药需加热烘软后贴敷患处,如狗皮膏。

中成药膜剂

用于贴敷口腔黏膜、眼结膜、阴道黏膜患处表面,可使药物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口腔溃疡膜等。

栓剂

将药物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待药物溶化吸收后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苦参栓、野菊花栓等。

来源/摘自《家庭安全用药一本通(第2版)》王炳彦,董海原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药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w/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