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一转眼就到了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所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暑气太过,伤人致病,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疰夏、中暑等病。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特别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或有过小中风的老年人,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就可能引发“热中风”。

南方医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提醒,大暑的高温难以招架,最易中暑,清热解暑不可小觑。特别是在室外工作和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

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导致中暑。

彭康说,日常生活中绿豆、冬瓜、苦瓜、西瓜都是很好的清热解暑佳品,但除此之外,还有几种自带香气的中药材也很适合加入夏天的汤汤水水之中——

薄荷:

请输入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及同属植物家薄荷的茎叶,食之清爽可口。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胸胁痛等症。

薄荷兼能化湿和中,用治脘腹胀痛、呕吐腹泻,常与香薷、厚朴、金银花同用。

薄荷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薄荷醇、薄荷酮、薄荷脑及薄荷酯类等,每克干薄荷中,含水分9.6克、蛋白质6.8克和纤维31.1克。现代研究薄荷具有抗病毒、抑菌、祛痰止咳、利胆和镇痛、止痒等作用。

薄荷是药食两用之品,鲜用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糖果、糕点主要有清凉薄荷糕、薄荷糖、棕子糖、口香糖、润喉糖等;用薄荷的酒类、饮料主要有薄荷酒、薄荷茶、薄荷露、薄荷清凉饮等。

薄荷也可单独食用,每天用3-6克煎水饮用就很好。

夏季薄荷的常见用法:

在夏日常见的消暑豆汤中,也可以加入薄荷,医院治未病中心成杰辉主任有推荐:

薄荷五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黄豆、黑豆、白扁豆各20克,薄荷5克。

制法:以上五豆清洗浸泡后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1小时左右,加入薄荷再煮5分钟,放温后代茶饮。

功效:解暑利湿,健脾益肾。适合平素身体偏虚,暑热夹湿人群。

荷叶:

请输入

荷叶为睡莲科草本植物莲的叶片。味苦、辛、微涩,性凉。归心、肝、脾经。本品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等。

现代研究发现,荷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荷叶碱、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荷叶碱中含有多种有效的化脂生物碱,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并且排出体外;荷叶碱能强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积。

荷叶可作为煎汤,泡茶,煮粥、饭用。如果是煎汤或泡茶饮,每日5-10克(新鲜荷叶15-30克)煮水就够了。

夏季荷叶的常见用法:

①荷叶绿豆粥:荷叶10克、绿豆50克,荷叶用纱布包好,同绿豆熬粥。

②荷叶莲子茶:荷叶10克、莲子10克,煮水代茶饮。

佩兰:

请输入

佩兰是菊科植物佩兰的茎叶。味辛,性平。入脾、胃经。具有清暑,辟秽,化湿的功效。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口中甜腻、多涎、口气腐臭等,常配合藿香、厚朴、荷叶同用。

佩兰植株含挥发油1.5~2%,油中含聚伞花素、乙酸橙花醇酯和5-甲基麝香草醚,前两者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叶含香豆精,邻-香豆酸及麝香草氢醌。

佩兰煎汤饮用,只需每日干佩兰6-10g或新鲜佩兰15-20g即可。

夏季佩兰的常见用法:

①防暑:佩兰10克洗净切碎,冲入开水泡10分钟,有解暑避浊、化湿和中的功效。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

②用于疰夏(主要表现为夏季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口渴、皮肤干燥等,以小儿多见。):取西瓜翠衣(西瓜青皮)15克,乌梅、藿香、佩兰各10克,加水煎汤,可加冰糖少许,代茶饮用。

③治夏天蚊虫叮咬:用佩兰叶搓出水后搽于被咬处,可立止蚊虫叮咬之瘙痒,如加配藿香泡酒外搽则疗效更佳。

④中药香囊:将佩兰放入香囊内佩带,具有芳香化浊辟秽的功效,可以预防多种呼吸道疾病。

大暑按摩两个穴位

可健脾养肺

大暑节气还要注意健脾养肺,中医养生的传统穴位按摩疗法有帮助。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嬿钊主任教给大家两个穴位按摩法,在家消暑可以随时按一按。

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等。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标志: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颈椎,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肺俞穴所在。

作用: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等局部病证外,还善于治疗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气喘等。

医学指导/医院副院长、治未病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李凯欣

部分文字来源:医院、广州日报

图:视觉中国

编辑:李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