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的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1、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2、清肺胃热,用于肺热咳喘及胃火牙痛。 3、收湿敛疮,用于湿疹及疮疡不愈合。 口诀:石膏湿疹清肺热牙痛。 注:虚寒证忌用。 知母:1、同石膏。 2、清肺养阴润燥,用于肺热咳嗽及燥咳证。 3、清胃热,生津止渴。用于胃热津伤口渴及消渴病。 4、滋养肾阴,用于肾阴虚证。 口诀:知母清肺热止渴养肾。 注:脾虚便溏及虚寒证不宜使用。 栀子:1、清热泻火,清心热,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2、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4、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痈。 口诀:栀子用于四热,热心黄疸出血。 芦根:1、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气分证或表热烦渴。 2、清胃生津止渴、止呕,用于胃热口渴、呕吐。 3、祛痰排脓,用于肺热咳嗽或肺痈。 口诀:芦根止渴止呕,清肺热祛痰。 注:虚寒证不宜使用。 夏枯草:1、清肝火,用于肝火上炎头痛目赤等。 2、散郁结,用于瘰疠、瘿瘤等。 口诀:清肝火散结。 注:脾胃虚弱者慎用。 夏枯草二、清热燥湿:黄芩1、清热燥湿,用于暑湿、湿温、痞满、黄疸、泻痢、淋证及湿疹等湿热病证。 2、清热泻火,用于肺热咳嗽、少阳证往来寒热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痈。 4、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5、清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 口诀:黄芩用于湿热解毒,止血安胎泻火。 注:虚寒证忌用。 黄连:1、清热燥湿,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等。 2、清热泻火,用于心火亢盛、胃热等证。 3、清热解毒,用于疮痈疔疖。 口诀:黄连用于疮痈湿热心火亢。 注:脾胃虚弱,阴虚冿伤者忌用。 黄连黄柏:1、清热燥湿,用于淋证、带下、黄疸、泻痢、湿疹、湿疮等湿热病证。 2、清热泻火,退虚热。用于肾阴虚证。 3、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痛。 口诀:黄柏用于湿热疮痈肾。 龙胆:1、清热燥湿,用于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淋证等湿热病证。 2、清热泻火,用于肝胆实热证。 口诀:黄柏用于湿热肝胆病。 三、清热解毒:金银花:1、清热解毒,用于内痈、外痈、痄腮、温热病热入营血分证以及痢疾等。 2、疏散风热,用于温病初起卫分证及风热表证。 口诀:金银花用于风热毒解。 注:气血虚,疮痈脓清者慎用。 连翘:1、清热解毒,泻心火,用于痈疮、瘰疠、痰核及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2、疏散风热,用于温病初起卫分证。 口诀:连翘同金银花。 注:气血虚,疮痈脓清者慎用。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咽喉肿痛、温热病发斑以及痄腮、疮痈。 注:虚寒证不宜使用。 大青叶:1、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热病各阶段。 2、凉血利咽,用于咽喉肿痛。 口诀:大青叶用于温热咽喉痛。 注:虚寒证不宜使用。 蒲公英:1、清热解毒,消痈肿,用于乳痈等内外痈。 2、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淋证。 口诀:蒲公英用于乳痈、淋黄疸。 注:脾虚便溏者慎用。 鱼腥草:1、清热解毒,清肺热,消痈排脓,用于肺痈、疮痈等。 2.、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用于湿热淋证、湿热带下。 口诀:鱼腥草用于湿热排脓疮。 注: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大血腾:1、清热解毒,用于肠痈等内外痈。 2、活血止痛,用于妇科、外伤等淤血阻滞疼痛。 口诀:大血藤用于肠痈淤血阻。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痢疾、疮痈。 口诀:白头翁用于痢疾疮。 马齿苋:1、清热解毒,止痢,用于热毒血痢、疮痈。 2、凉血止血,用于崩漏、便血、血淋。 口诀:马齿苋用于止血、止痢。 注:孕妇慎用。 四、清热凉血:生地1、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营血分证及阴虚内热证。 2、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以及温热病出血发斑。 3、养阴生津,用于消渴病以及津伤便秘等。 口诀:生地凉血、止血生津养。 注:脾虚湿滞,腹胀便溏者慎用。 玄参:1、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分证。 2、清热解毒散结,泻火,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3、滋肾阴,养胃阴,用于肾阴虚证,消渴病。 口诀:玄参用于咽痛凉渴。 注:虚寒证以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牡丹皮:1、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血分热证等。 2、活血化瘀,用于妇科、内科、外科等血淤证。 3、退虚热,用于阴虚内热证。 口诀:牡丹皮用于凉血退活。 注:月经过量过多慎用,孕妇忌用。 赤芍:1、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血分热证。 2、活血化瘀,用于妇科、外科、内科等血淤证。 口诀:赤芍用于血淤证凉。 注:孕妇、血虚者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止血。 口诀:水牛角止血解毒凉。 注:虚寒证忌用。 五、清虚热药:青蒿:1 2、解暑热,用于暑热证(中暑。) 3、截疟,用于疟疾。 口诀:青蒿用于中暑疟。 注:脾虚腹泻不宜使用。 地骨皮:1、退虚热,用于阴虚内热证,消渴病等。 2、清泄肺热,用于肺热咳嗽。 3、凉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口诀:地骨皮用于肺热咳嗽,凉血渴。 六、其他清热药:天花粉:1、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气分证。 2、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消渴病。 3、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 口诀:天花粉用于肺热渴中温。 淡竹叶:1、清热除烦,用于用于温热病气分证,表热烦渴。 2、利尿,心火盛之小便赤涩等。 口诀:淡竹叶用于利尿除烦。 淡竹叶苦参:1、清热燥湿,用于湿热黄疸。 2、解毒杀虫,用于泻痢,带下阴痒湿疹,疮痈,疥癣等。 3、利尿 口诀:苦参用于杀虫、利尿,黄疸。 秦皮:1、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用于湿热泻痢,湿热带下。 2、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疾。 口诀:秦皮用于明目湿。 青黛:1、清热解毒,凉血,清肝火,用于温病发斑,咽喉肿痛,痄腮,疮痈,惊风。 口诀:青黛用于咽痛痄腮惊。 穿心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泻痢,黄疸、淋证,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口诀:穿心莲用于咽喉肿痛咳。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用于咽喉肿痛,咳喘痰多。 口诀:射干用于咽痛多痰。 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泻火,息风止痉,用于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热盛生风抽蓄,肝热目疾。 口诀:熊胆用于热毒止痉泻。 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外痈,淤阻腹痛。 口诀:败酱草用于腹痛加三痈。 土茯苓: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解汞毒,用于梅毒,疮痈,汞中毒,湿热淋证,带下,湿疹。 口诀:汞中毒找土茯苓,其他用于瘙痒病证。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小儿疳疾发热。 口诀:小儿疳疾发热找银柴胡,虚热退。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阴虚内热,疳疾发热。 口诀:胡黄连效中有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11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60后海归博士嘉善创业用清洁技术护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