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之炮制工艺苦参产地初加工与
目的研究将苦参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结合的一体化加工技术,探讨苦参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苦参传统炮制与产地趁鲜加工两种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完整的苦参饮片的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优化的TLC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结合传统的外观形状和水溶性浸出物指标确保苦参饮片的质量。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设计法确立苦参的传统炮制最佳工艺及单因素实验优选苦参的趁鲜切制工艺参数,并在实验室优选的苦参趁鲜切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探讨苦参趁鲜切制的产业化生产技术。结果1.优化了TLC定性鉴别苦参中的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5:0.2)为展开剂,置浓氨蒸气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均能显示相同的橙色斑点。2.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色谱条件:Thermo-NH2(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0:1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nm,柱温40℃,进样量10μL。3.确立了苦参传统炮制的最佳工艺:取苦参干燥药材,除去残留根头,大小分档,洗净,浸泡30min(水温约20℃),闷润至透,切制3mm厚片,80℃烘干。4.优选出苦参的趁鲜切制工艺:取苦参鲜药材,去除小根和分枝根,洗净,自然晾晒或低温(50-60℃)烘至含水量为38%-50%时,切制3-4mm厚片,60-70℃烘干。5.建立了苦参趁鲜切制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取苦参鲜药材,除去小根和分枝根,置滚筒式洗药机中快速洗去泥沙,自然晾晒7-12d或低温(50-60℃)烘至含水量为38%-50%时,用高速截断往复式切药机切制3-4mm厚片,60-70℃蒸汽炕干燥3-4h。结论1.建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用于苦参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控制。2.经正交设计确立的苦参传统炮制的最佳工艺,对于饮片生产企业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但是此工艺软化环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苦参药材大小、质地、空气温湿度、浸泡用水的温度等,很难保障软化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苦参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3.在苦参产地药农趁鲜切制的基础上,经单因素实验,优选的苦参趁鲜切制工艺操作方便,饮片质量稳定、优异。4.在实验室优选的苦参趁鲜切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饮片生产企业实际情况,经中试生产,确立了苦参趁鲜切制的产业化生产技术。该技术适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能够保障苦参饮片的质量稳定、优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xz/5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材产新时间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