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网站 http://m.39.net/pf/a_9051934.html

草乌,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中医认为,草乌其味辛、苦、性热,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江浙民间有饮草乌、川乌等植物泡制的药酒来祛风除湿止痛的用法,有的人还迷信草乌有“大补”的疗效。但是,草乌、川乌药酒中含有一种称为乌头碱的生物碱,0.2毫克的乌头碱结晶就可以导致中毒,食用含乌头碱的药材自制药酒风险巨大。

为保障全区广大群众的饮食和生命安全,婺城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不要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确需使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治病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有关草乌、附子的安全知识

正确认识草乌、附子

草乌、川乌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母根,附子是乌头的子根,都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人体毒性极强,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人中毒,3毫克就能致人死亡,中毒过重或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

国家对药用川乌、草乌、附子有严格规定

因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毒性较强,容易使人中毒,国务院已将其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药用川乌、草乌、附子时一般炮制为制川乌、盐附子、白附片等才使用,目的是大幅降低其毒性,减少用药风险。

充分认识煮食草乌附子的危险性

《中国药典》(版)规定,药用炮制后的川乌每次用量限于1.5-3克、附子每次用量限于3-15克,而且必须先煎久煎。但目前部分群众家庭煮食草乌、附子或邀约亲友煮食草乌、附子的量一般远远超过此规定,而且煮食的往往是未经炮制的生草乌、生附子,毒性更强,发生中毒的风险更高。

草乌、附子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食用草乌附子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口舌、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心率减慢或紊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或缩小、复视并出现幻觉等症状。若误食上述毒性中药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时,要立即拨打医院就诊,同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予以保存,并保护好现场。

安全风险预警

草乌、附子是毒性较强的中药材,不是食品,不能当作普通食品、普通药膳食用。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擅自煮食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能用自己、家人、亲朋好友生命健康去冒险,做到不参与、不邀约、不聚众煮食草乌附子。

严禁各类餐饮服务单位以及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婚丧宴请、会议用餐等集体用餐加工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及其泡酒。

各类医疗机构、中药配方经营单位要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健全落实保管、验收、领发、核对、处方调剂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加强毒性药品管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加工、制作食品的,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

供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制作: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yf/10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