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中医汇名医大讲堂第三十六期课堂
/12/6 中医汇大讲堂 风咳 临床表现 主要为刺激性干咳、剧烈且阵发性,常于夜间较重,冷空气、油烟、感冒等可诱发或加重;反复发作或过久不愈,可能会有部分转为典型哮喘,此类患者常与过敏因素、慢性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有关。患者常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其实这种咳嗽就叫风咳。这种病又叫咳嗽型哮喘,在慢性咳嗽中占10%~50%左右,在一般的中医呼吸科门诊也占1/3左右。 风咳发作时,阵咳、气急、咽痒,咳嗽起来好比是大风吹过,树叶疯狂抖动一般。“风为百病之长”,《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十咳”,其中之一就有风咳,有“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竞也”的描述; 治疗 风咳发作时,阵咳、气急、咽痒,咳嗽起来好比是大风吹过,树叶疯狂抖动一般。“风为百病之长”,《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十咳”,其中之一就有风咳,有“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竞也”的描述; 苏黄止咳汤 感冒后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见到以咽痒即咳、咳嗽阵作,干咳,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无痰、或少痰的一类咳嗽,就可以根据“风咳”理论下,“疏风宣肺,缓急止咳”。推荐使用国医大师晁恩祥的“苏黄止咳汤”,处方组成:炙麻黄8g杏仁10g紫苑10g紫苏子10g紫苏叶10g炙枇杷叶10g地龙10g蝉蜕10g五味子8g前胡10g牛蒡子10g白芍10g 名医方解 方中麻黄、地龙皆治咳喘圣药,一温一寒,一宣一降,相得益彰;蝉蜕体轻性浮,入肺肝经,与麻地配伍,加强疏散内风;地龙、蝉蜕虫药物合用,增强解痉之效;苏子降气,苏叶散风,二药合用,降中有散;牛蒡子疏风止咳利咽止痒;“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和白芍,酸甘化阴,润肺止咳,能疏缓气道之高反应;杏仁、紫菀、前胡、杷叶四药,升降同施,宣肃肺气;方以酸敛之药与辛宣之品相互配伍,既无敛邪之弊,亦可制约辛温燥烈之性,一散一敛,相辅相成,符合“辛平主之”;全方共奏“疏风宣肺,缓急止咳”之功效。 温馨提示 风邪兼热象者,咽中痒且少许黏痰不易咯出,或咯少量黄痰,酌加黄芩、鱼腥草、金荞麦、芦根、白茅根等药;兼有寒象者,少痰遇冷风咳剧,咽痒,可加桂枝、荆芥、防风等辛温之品;兼燥者,咽干少痰,或肠燥便干,则宜适加太子参、麦冬等养阴生津之品。 针刺疗法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主穴肺俞、脾俞、足三里、章门、夹脊穴、大椎,辨证加减:痰热壅肺者,加鱼际、尺泽;肺脾气虚者,加中脘、太渊;脾肾阳虚者,加太溪、至阳、肾俞等穴位,经试验证明取得良效。 湿疹 地黄汤 对于湿疹,可以在清热祛湿、解毒凉血、活血散瘀的基础上配以透邪之法,推荐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而成:浮萍、蝉蜕、黄连、连翘、苦参、生石膏、水牛角、牡丹皮、玄参、无柄赤芝、首乌藤、乌梅。成人参考剂量浮萍10g,蝉蜕10g,黄连6g,连翘15g,苦参10g生石膏(先煎)30g水牛角丝(先煎)30g,牡丹皮10g,玄参10g,无柄赤芝10g,首乌藤30g,乌梅20g。 另外,具体使用时可以加金银花、紫草、生甘草、炙全蝎、僵蚕等。进展期酌加滑石、紫草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静止期酌加当归、阿胶等养血润燥。蝉蜕、乌梅与无柄赤芝、首乌藤是王琦教授常用的透邪敛正与益气养血的脱敏调体药对。其中首乌藤合玄参养阴补血可针对血燥生风之变。诸药配伍,共奏清热祛湿、解毒散瘀、凉血透邪、脱敏调体之功。 一个人的体质条件是在先后天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质即来源于先天,也与后天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一定的体质条件决定了易生的疾病,但体质也是可调可控的。 想要了解更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uhuangg.com/ksyf/1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附子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配伍应用规律探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