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国人开始喜欢吃“参”补“身”,例如您常常听到的人参和西洋参等。当然,还有很多中药也带“参”,如生晒参、红参、党参、丹参、沙参、苦参,那么,这些带“参”的中药,能够达到补益的作用吗?

您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不同的带“参”中药名,从药用基原(科属)上来看,其实是同一个中药,只不过生长环境和炮制方法不同罢了。

如:生晒参、红参、糖参、野山参、圆参等,虽然药效和药力有所区别,但其本质还是人参。当然,它们和沙参、丹参、苦参等不一样。

那么,除了人参和西洋参这些显而易见的补药,沙参、丹参、苦参也是补药吗?接下来,我们根据《中国药典》给大家解释。对于这些补药,为了避免乱补、错补,建议您能理解并记住这三个方面:

补什么?是补气的,补阴的,还是补血的?

补哪里?是补肺的,补肾的,还是补脾的?

有多补?补的力量强不强?

明白了这三点,基本上对于这个补药就比较清楚了。接下来看具体的中药:

1、人参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所以人参是补气药。不仅能补元气、补脾气(脾虚食欲不振等)、补肺气(肺虚咳嗽等),还能补心气、安神。

除此之外,人参也具有一定的补阴生津的作用。人参经过不同的炮制,药性会发生变化,生晒参适用于清补,红参则偏于温补。

2、西洋参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功效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也是一个补气的同时能补阴的药,也就是所说的“气阴双补”。补肺气、肺阴(咽干内热等),补肾气、肾阴(虚热消渴等),常用于气阴两虚,或者是平素容易上火但属于气虚的人群。

3、太子参

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功效为“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也是一个气阴双补的中药,但药力不如人参和西洋参那么强,能够补脾(脾虚自汗等)、补肺(肺燥干咳等),适用于气虚症状较轻的患者或儿童、老年人等滋补不宜太过的人群。

4、党参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药性较为平和。

5、沙参

沙参分北沙参和南沙参。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沙参的干燥根,“无毒,甘而微苦,功效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是一个补阴的中药,基本没有补气的作用。

6、丹参

丹参是一味活血祛瘀药,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活血止痛,治疗各种淤血疼痛证,也是活血通经药,用于淤血引起的月经不调。另外在伤科方面,丹参对于跌打损伤,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用于活血疗伤。但是基本上没有补益的作用。

7、苦参

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苦,寒。功效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主要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同样也没有什么补益的作用。

※药师总结

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带“参”字的中药都有补益作用。

丹参、苦参基本上就没有补益作用,而对于人参、西洋参、党参等其他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它们所“补”的对象不一样,不可盲目选用,虽然它们看起来都有点像。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cane.com/ksyf/6742.html